“知道了,我会记得的。”陈志鹏点点头,又想起什么,“那食堂的菜好吃吗?我听说北方的菜都偏咸,我怕吃不惯。”
“我给你装了两罐你外婆做的辣椒酱,放在行李箱的侧袋里,要是食堂的菜淡,就拌一点,别放太多,容易上火。”江念初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我还在零食包里放了几包紫菜汤,你要是晚上饿了,在宿舍用热水泡一碗,方便又暖和。”
陈屿在后排听着母子俩的对话,忍不住插了句嘴:“你妈连紫菜汤都给你装了,你到了北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就是别总熬夜看书,记得按时吃饭,每周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知道了,爸。”陈志鹏应着,从背包里掏出那本《鲁迅全集》,翻到之前看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着书页上自己画的批注,忽然想起小时候,江念初给他讲这篇课文的场景——那时他才上小学,总觉得鲁迅的文章太难懂,江念初就拿着课本,坐在他旁边,一句一句地讲,还给他画了百草园的简笔画,让他更容易理解。
“妈,你还记得我小学时,你给我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事吗?”陈志鹏抬头看向江念初,江念初愣了愣,随即笑了:“怎么不记得?那时候你总问我,覆盆子到底是什么味道,我还特意去超市给你买了一盒,结果你吃了一口就说不好吃。”
“那时候我不懂事嘛。”陈志鹏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陈屿在后排笑着说:“你小时候何止不懂事,还总跟你妈顶嘴,有一次因为不想写作业,还把课本藏起来了,最后你妈找了半天才找到,气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爸,你怎么总提我小时候的糗事。”陈志鹏有些脸红,江念初却叹了口气:“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你都要去北大上学了。还记得你刚上小学的时候,我送你去学校,你抱着我的腿哭,说不想上学,现在却要一个人去北京了。”
车里的气氛忽然变得有些伤感,陈志鹏看着母亲眼角的细纹,心里酸酸的。他知道,母亲这些年不容易,一边要照顾他和父亲,一边还要打理“启智教育”,有时候忙到半夜才能回家,却从来没抱怨过一句。
车子很快驶到了宝安机场T3航站楼,江念初找了个临时停车点停下,下车帮着陈屿搬行李。后备箱打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饼干香飘出来,除了行李箱和零食包,还有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陈志鹏的牙刷、牙膏、毛巾,都是他平时用惯的牌子。
“这个洗漱包你自己拿着,别跟行李一起托运,省得到了北京还要等行李。”江念初把洗漱包递给陈志鹏,又从包里掏出一个小巧的导航仪,“这个给你,你爸手机有时候信号不好,用这个导航去北大东门比手机靠谱。对了,过安检后要是想喝水,机场里有直饮水,或者买瓶矿泉水带上飞机,比自己带方便多了。”
陈屿看着妻子忙前忙后的身影,眼眶有些发热。从陈志鹏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起,江念初就没歇过一天,先是忙着筹备升学宴,后来又开始整理行李,连“启智教育”的课都暂时交给了妹妹江念熙,就为了让儿子安心去北京。
“念初,辛苦你了。”陈屿走过去,帮她把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江念初摇摇头:“跟我还说这些?阿鹏能考上北大,是咱们全家的骄傲,送他去机场是应该的。”
她转头看向陈志鹏,伸手帮他理了理衬衫领口,又检查了一遍他的背包:“录取通知书带了吗?身份证呢?校园卡别弄丢了,还有那个平安符,记得别拆。”
“妈,都带了,你放心吧。”陈志鹏点点头,江念初还是不放心,又把红色文件袋拿过来,打开看了一遍,确认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复印件都在,才放心地递给陈志鹏:“好了,别落下东西,快进去吧,再晚就赶不上值机了。”
陈志鹏接过文件袋,忽然上前抱了抱江念初:“妈,谢谢你。等我寒假回来,给你带北大的糖葫芦,你说过想尝尝北方的味道。”江念初拍了拍他的后背,眼眶悄悄红了:“好,妈等着。到了学校记得给家里报平安,别让我和你爸、外公担心。零食省着点吃,不够再跟我说,我给你寄。”
“知道了,妈。”陈志鹏松开手,又抱了抱陈屿:“爸,你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别总熬夜看球赛,记得按时吃饭。”陈屿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我会照顾好你妈,你在学校好好读书,别想家。”
机场广播里传来登机提醒的声音,陈志鹏看了看手表,已经七点半了,“爸,妈,我该进去了。”他拎着行李,转身往航站楼里走,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一眼,江念初和陈屿还站在原地,挥着手,阳光落在他们身上,像镀了一层金光。
陈志鹏忍住眼泪,挥了挥手,转身走进了航站楼。江念初看着儿子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才缓缓转过身,靠在车身上,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陈屿走过去,轻轻拍着她的背:“别难过了,阿鹏长大了,该自己去闯一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