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皇帝和太后,唐王妃叹了口气,轻轻拍着怀里的狗蛋:“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每次听人叫这孩子……唉,你皇伯父在朝臣面前,提起这个侄孙,都颇觉难以启齿。”
“无妨。”李之源淡然道,“待他成年,自立门户,习惯就好了。眼下,平安长大最重要。”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至于狗蛋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他们并非嫡长,所承气运虽亦不凡,却不如其兄那般炽烈霸道,无须再以贱名压制。”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明显都松了一口气,连空气似乎都轻盈了几分。苏云眼中泛起期待的光芒,柳萱儿重新拿起响铃,脸上恢复了笑意,明珠更是开心地又咬了一大口糕点。
“那你快说说,都给孩子们取了什么好名字?”唐王妃迫不及待地追问,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李之源微微颔首,目光依次掠过几位侧妃怀中的孩子,眼神中流露出为人父的温和与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意味。
“我辈修士,感悟天地,追索大道。天地间,除却滋养万物的玄黄母气,更有一种更为精微、更契合道韵本源之气,我称之为‘玄气’。”他的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韵律,引人入胜,“此气无形无质,却真实存在,于修行,于悟道,乃至于万物生长,皆有莫大关联。”
他伸出四根手指:“依我感悟,这玄气大致可分为四种特性,我将其命名为:空、明、清、灵。”
“空者,浩瀚无垠,包容万象,虚怀若谷,是谓其‘量’。”
“明者,光明洞彻,睿智通达,明心见性,是谓其‘光’。”
“清者,纯净高洁,清澈无暇,道韵自生,是谓其‘质’。”
“灵者,生机勃勃,灵动聪慧,钟灵毓秀,是谓其‘性’。”
他每说一种特性,厅内众人便觉得心头似乎被拂去一丝尘埃,变得更加澄澈明亮几分。连不懂修行的母亲和几位侧妃,也能感受到这四个字中蕴含的不凡意境。
“我欲以此四字,为这四个孩子命名。”李之源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明月怀中的玄色襁褓上,“此子虽最幼,然性沉静,眉宇间自有格局,当承‘空’之意境,名为——李空。”
“李空……”明月低声重复了一遍,看着怀中幼子那乌黑沉静的眼眸,只觉得这名字无比贴切,仿佛本该如此。她抱拳,对着李之源,也对着怀中孩子,郑重道:“谢王爷赐名!空儿,你有名字了。”
李之源点头,目光转向苏云怀中的淡青色襁褓:“此女性灵温和,眼眸澄净,望之令人心静,当承‘明’之意境,名为——李明。”
苏云眼中瞬间盈满喜悦的泪光,她低头看着女儿,柔声唤道:“明儿……李明……好,真好。”她起身,对着李之源盈盈一拜,“谢王爷赐名,明儿定不负此名。”
接着,他看向柳萱儿方向那个穿着粉嫩、被响铃逗得发笑的女婴:“此女活泼烂漫,笑声清亮,如初春之泉,当承‘清’之意境,名为——李清。”
“李清!”柳萱儿欢喜地几乎要跳起来,她抱着女儿,用力亲了一下她粉嫩的脸颊,“清儿,听见了吗?爹爹给你取名叫李清!多好听的名字!”她转向李之源,笑容明媚,“谢王爷!清儿定会像她的名字一样,清清亮亮,快快乐乐!”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明珠身旁那个最显文静的女婴身上:“此女虽不言不语,然眼神灵动,感知敏锐,似能通晓周遭气息,当承‘灵’之意境,名为——李灵。”
明珠眨巴着大眼睛,仔细品味了一下“灵”字,又看了看自家女儿那机灵模样,顿时觉得再合适不过,用力点头:“灵!李灵!真好听!谢谢之源哥哥!”她拿起还没吃完的糕点,在女儿面前晃了晃,“小灵儿,你有名字啦!”
四个名字,空、明、清、灵,随着李之源清晰而郑重的宣布,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力量,悄然落在每个孩子身上。厅内似乎有微风拂过,带着玉兰的清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更加纯净的灵气波动。孩子们仿佛也有所感应,李空依旧沉静,李明眨了眨澄澈的眼睛,李清发出了更欢快的笑声,李灵则微微歪了歪头,像是在倾听。
唐王妃看着这一幕,心中最后一丝担忧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欣慰与激动。她搂紧了怀里的狗蛋,眼角有些湿润:“好!好!空、明、清、灵!都是好名字!寓意深远,又合道韵,比那些寻常的富贵名字不知强了多少倍!太后和陛下知道了,定然欢喜!”
她仿佛已经看到,太后听到这几个名字时,那皱紧的眉头终于可以舒展,皇帝在朝臣面前,也能挺直腰板,骄傲地提起他这几个名字仙气盎然的侄孙、侄孙女了。
李之源看着母亲和妻妾们如释重负又满怀欣喜的表情,看着孩子们似乎因得了正式名字而更加灵动的模样,心中也泛起一丝暖意。家宅安宁,血脉延续,并且是以一种契合他之“道”的方式延续,这让他感到一种不同于掌控力量、布局天下的满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