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回:天伦得享慰道心,稚子纯真涤尘虑 (上)
“两年……?”
李之源怔立在庭院中,耳边回响着老管家福伯那带着激动与哽咽的话语,目光扫过眼前既熟悉又透着些许陌生感的儿女们,心头仿佛被什么东西重重撞了一下。
时光,竟在他穿梭于碧波玄界与那混沌节点时,悄然加速,偷走了整整一年的光阴!
他看着那个在繁花怀中,睁着乌溜溜大眼睛、好奇打量着自己的稚童,那血脉相连的感应无比清晰,这是他的孩子,一个在他离家期间降生、已然一岁多的孩子!而记忆中尚在襁褓、咿呀学语的李狗蛋,如今已是个满院子疯跑、虎头虎脑的三岁小童,正扯着明珠的裙角,指着突然出现的他,口齿清晰地嚷着:“娘亲,看!那个人!”
还有那四个由他亲自赐名“空、明、清、灵”的孩子,如今也已两岁,虽仍是稚龄,却已能稳稳当当地走路,跟在哥哥李狗蛋身后,或是安静地蹲在地上看蚂蚁,或是摆弄着手中的小玩意儿,眉眼长开了不少,依稀可见当初他感知到的不同气质——李空的沉静,李明的澄澈,李清的活泼,李灵的机敏。
府中的花木,亭台的漆色,乃至下人们眼中那由最初惊愕迅速转为狂喜的神情,无一不在印证着“两年”这个冰冷而确凿的事实。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李之源心头。有错过儿女成长关键时期的遗憾,有对家中妻儿骤然多出两年等待的愧疚,更有对那紊乱时空法则的深深忌惮。
“之源?!”
“王爷!”
惊喜的呼声接连响起。
首先闻讯赶来的是唐王妃。她见到安然归来的儿子,眼中虽有瞬间的湿润,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果然如此”的释然与习惯。她这个儿子,自打开窍修行以来,行事便愈发神龙见首不见尾,动辄闭关数月,这次时间虽长了点,但总归是平安回来了。她上前拉住李之源的手,上下打量,语气带着嗔怪,却掩不住关切:“你这孩子,一闭关就是两年,连个信儿都没有!可叫我们好生惦记!快让娘看看,瘦了没有?没受伤吧?”
“母亲,我没事,让您担心了。”李之源心中一暖,握住母亲的手,感受到那份看似平常却深沉如海的母爱。母亲的反应,让他因时光流逝而有些纷乱的心绪,稍稍安定下来。
紧接着,五道倩影带着香风,几乎是同时从不同方向疾步而来。
明月依旧清冷如月,但此刻那清冷的眉眼间却染上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一丝委屈,她怀中抱着刚满两岁的幼子,快步上前,声音微颤:“王爷!”千言万语,似乎都堵在了这一声呼唤里。
明珠眼中瞬间蓄满了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般滚落,她不管不顾地扑过来,抓住李之源的胳膊,带着哭腔:“之源哥哥!你终于回来了!我们都以为……以为……”后面的话哽咽着说不出来。
苏云和柳萱儿也是一脸的欣喜若狂,围拢过来,美眸中水光涟涟,满是思念与后怕。连平日里最为跳脱的柳萱儿,此刻也只是紧紧抓着李之源的衣袖,红着眼圈,不住地重复:“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繁花抱着那个一岁多的孩子,站在稍后一些,脸上带着温柔而欣慰的笑容,眼中同样有着晶莹在闪烁。她怀中的孩子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情绪,也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被众人围住的李之源。
看着五位侧妃真情流露的模样,感受着她们那份失而复得的喜悦与深藏的担忧,李之源心中愧疚更甚。他伸出双臂,将离得最近的明月和明珠轻轻揽住,又对苏云、柳萱儿和繁花投去安抚的目光,声音温和而带着歉意:“是我不好,此行出了些意外,耽搁了时日,让你们久等了。”
他的归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王府因他“长期闭关”而维持了两年的某种平静。下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整个王府,因为男主人的突然回归,而充满了鲜活的热闹气。
好不容易安抚住激动不已的妻妾们,李之源的注意力,终于完全落在了那几个已经有些“陌生”的孩子身上。
三岁的李狗蛋,此刻正被明珠拉着,有些怯生生又带着十足好奇地看着他。小家伙虎头虎脑,眉眼间颇有几分李之源幼时的影子,只是皮肤因时常在院子里玩耍而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显得格外结实。
“狗蛋,这是爹爹,快叫爹爹。”明珠柔声引导着儿子。
李狗蛋眨巴着大眼睛,歪着头打量了李之源片刻,似乎是在回忆,又像是在确认。过了好几息,他才仿佛终于将眼前这个人与记忆中某个模糊的印象重合,小嘴一咧,露出几颗小米牙,带着点试探和不确定,清脆地喊了一声:“爹……爹爹?”
这一声呼唤,如同带着奇异的力量,瞬间击中了李之源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蹲下身,平视着儿子,脸上露出了这两年来第一个真正舒心而温暖的笑容,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哎,狗蛋,是爹爹回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