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事件定性为“偶然”,归功于“护国大阵”和“陛下仁德”,这是最有利于稳定局面的说法。
“善!就依此办理!”李琰点头赞同,这符合他的期望。“至于加强戒备,以及你那阵法、盟友之事……”
“陛下放心,侄儿自会安排妥当。阵法需进一步优化,盟友亦需加深联系,共御外侮。具体细节,容臣稍后与相关臣工商议后,再行禀报。”李之源将具体事务揽了过来,他知道皇帝要的是结果和安心,而非繁琐的过程。
李琰深深看了李之源一眼,知道这已是目前能得到的最好消息。他挥了挥手,带着一丝疲惫:“朕知道了。之源,你昨日辛劳,且先回府休息。诸事……便有劳你了。”
“臣,告退。”李之源起身,行礼,从容退出了紫宸殿。
看着李之源离去的背影,李琰靠在龙椅上,揉了揉眉心,心中五味杂陈。有庆幸,有依赖,更有一丝身为帝王却无力掌控局面的淡淡悲凉。他知道,玄唐的天,已经变了。而他这位皇帝,所能做的,或许就是牢牢抓住李之源这根擎天巨柱。
就在李之源昨日那场短暂而激烈的跨界法则碰撞所产生的余波,正以玄唐为中心,向着所有存在联系的界域扩散开来。
育灵界。
百花之主的本体,于一株贯通天地的巨大神花之巅缓缓睁开眼眸。她的化身尚未回归,但通过与本体的联系,以及育灵界本身对生命与能量波动的极致敏感,她比任何存在都更清晰地感知到了那场冲突的惊心动魄。
“冥土的气息……虽然只是一缕投影,但绝不会错。”她低声自语,翠绿色的眼眸中充满了凝重,“还有那九块神碑……碧波玄界的最终遗产,竟然在他身上重聚了……李之源,你究竟还能带来多少惊喜,又承载了多少因果?”
她沉吟片刻,通过界域间的特殊通道,向留在玄唐的化身传递了一道意念,嘱咐其密切关注后续,并代表育灵界,向李之源表达更深层次的合作意向。她意识到,与玄唐的联盟,必须提升到应对共同潜在威胁的战略高度。
苍梧界,天罡宗旧址(如今已是风行商行在此界的重要分部)。
新任的宗门管理者(原长老,臣服后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后上任)正与风行在此地的负责人紧急磋商。昨日,所有达到一定修为的武者,都感受到了那股源自空间通道方向的、令人窒息的死亡威压。
“玄唐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是那位‘富昌王’又弄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天罡宗长老心有余悸,他可是亲身经历过李之源只手镇压全宗的恐怖。
“上面未有明确指示,只让我们安抚弟子,加强戒备,一切照常。”风行负责人面色严肃,“不过,据传来的零星信息判断,恐怕是遭遇了极强的外敌。连王爷都需严阵以待的敌人……”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骇然。连那位如神似魔的富昌王都需要苦战的敌人,其恐怖程度,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苍梧界,如今已与玄唐深度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万兽界、水界(碧波玄界,主要指已被探索的沿海和水族区域)、熔火界、冰川界等与玄唐建立了稳定商贸和文化往来的世界,其高层或强大生灵,也都通过空间通道的波动,或多或少地感知到了异常。
他们纷纷通过官方文书、秘密渠道,或是直接联系相熟的风行使者,委婉或直接地打探消息。询问的核心无非是:玄唐是否安然?昨日异动缘由为何?是否会影响既有的贸易与合作?
这些世界的反应相对理性,带着对合作伙伴的关切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考量。
然而,对于那些仅仅是与玄唐存在基础联通,甚至玄唐自身都尚未完全掌握其具体坐标、或者只是通过偶然发现的空间裂缝有所感应的无数小千世界、半位面、秘境而言,昨日的经历,则更像是一场无妄之灾和持续的心理折磨。
在一个植被疯长、灵气却异常暴烈的大秘境,一位隐居多年的古老树精,从沉睡中被惊醒,它那覆盖千里的感知,捕捉到了那转瞬即逝却层次极高的死亡法则波动,至今仍觉灵台蒙尘,充满了不祥的预感。
在一个充斥着金属风暴与机械残骸的废弃世界,几个依靠采集残存能源生存的部落,其祭祀在昨日的同一时刻,都看到了水晶球中倒映出的、一闪而过的灰色阴影,随之而来的是部落中所有生灵长达数个时辰的心悸与恐慌,至今未能完全平息。
在一个完全由光影构成、没有实体物质的奇异空间,几道强大的意识流相互碰撞,交流着对那莫名降临又莫名消失的“终结意韵”的困惑与警惕。
它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源头在哪里,甚至不确定那威胁是否真的已经过去。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对高等死亡法则的恐惧,如同跗骨之蛆,久久缠绕在心头,让这些世界的氛围变得压抑而紧张,充满了对未知未来的惶惶不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