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尔曼。”
沙尔曼抬起头,黄色的眼睛望过来。
“你上午的‘共振’尝试是很好的开端。”安迷修肯定道,“下午,继续在隔离训练室进行。但这次,在尝试‘共振’的同时,我需要你记录下斩月尺能量波动与你自身能量产生‘共鸣’或‘冲突’时的具体身体感受和精神状态变化。越详细越好。”
沙尔曼似懂非懂地挠了挠他那布满尖刺的头:“感受……状态……记下来?”
“对,就像记录训练数据一样。”安迷修耐心引导。
“哦……好。”沙尔曼瓮声答应,转身走向隔离训练室。
“沙古拉。”
研究员抬起头。
“你的研究重点转向应用测试。”安迷修指示,“利用现有的‘寂灭苔’样本,在封闭测试舱内,模拟小型环境,测试其在不同能量场干扰下的扩散模式和生效速度变化。重点收集量化数据。”
沙古拉点了点头,起身走向他的研究间,那里有更精密的封闭测试设备。
“沙鲁克。”
“在。”
“你的任务是监控。在沙宾与沙芬塔进行数据耦合、沙隆斯与沙特瑞进行战术模拟时,你需要用你的声波感知,捕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异常的能量谐波或精神波动。这些数据可能成为他们模型中未曾考虑的‘隐藏变量’。”
沙鲁克认真地点了点头,调整了一下耳机,将感知范围覆盖到指定的几个区域。
安迷修自己,则坐镇中央监控区,面前多个光屏分别显示着各个工作区域的实时画面和数据流。他需要全局把控,及时协调,并思考着如何将下午获得的这些更深入的、甚至是意外发现的“变量”,纳入他那不断演进的“包容的理性”体系之中。
下午的驻地再次进入高效运转状态,但与上午各自为战不同,明显的协同脉络开始浮现。
协同工作区内,沙宾和沙芬塔的讨论声时而低沉时而急促。
“这里,环境湿度变量对节点C(沙隆斯的浓雾)的影响权重需要调整……”
“不对,湿度影响的是扩散速度,但节点C的核心效能在于遮蔽,应该关联到对手感知削弱率……”
“但感知削弱率又受到对手能量抗性的影响,而能量抗性这个数据我们并不完备……”
“所以这里需要用模糊区间,看,像我模型里这样设置……”
两人的思维在不断碰撞、磨合,试图将严谨的战术框架与灵活的概率模型无缝焊接。
战术模拟区内,沙隆斯与沙特瑞的身影在模拟的废墟和掩体间移动。沙特瑞沉稳地发出指令,构筑防线;沙隆斯则适时地释放出小范围的、可控的绿色浓雾,遮蔽关键路径,干扰虚拟对手的视线。两人的配合起初还有些生疏,沙隆斯对浓雾的范围和持续时间控制需要重新校准,沙特瑞的指令也需要适应沙隆斯回归后的节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份曾经的默契开始慢慢回归,沙隆斯甚至能根据沙特瑞的防御姿态,预判性地在侧翼布下雾区。
隔离训练室内,沙尔曼盘膝而坐,斩月尺横陈。他闭着眼,眉头紧锁,巨大的身躯微微颤抖,似乎在努力捕捉并记录着那玄而又玄的“感受”。他偶尔会咕哝几句:“……凉……像虫子爬……脑子里有声音……吵……” 然后努力将这些破碎的感觉与膝上斩月尺能量波动的细微变化对应起来。过程痛苦而混乱,但他坚持着。
研究间内,封闭测试舱亮起,不同颜色的能量场交替闪烁,沙古拉紧密监控着数据读数,记录着“寂灭苔”在各种干扰下的反应。
沙鲁克如同一个无声的监听站,闭目凝神,耳机下的耳朵微微颤动,捕捉着驻地内每一丝不同寻常的波动。
【16:00 - 18:00 黄昏汇总与微光显现】
16:00, 安迷修叫停了大部分深度工作,召集队员们进行下午的阶段性汇总。
首先汇报的是沙宾和沙芬塔。两人的光屏上展示着一个更加复杂、线条间带着淡淡概率色带的动态战术框架图。
“队长,”沙宾语气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是成就感,“初步耦合完成。框架现在可以模拟当‘环境湿度’或‘对手情绪波动’(基于沙芬塔的观测指标推算)发生变化时,各个战术节点的优先度会如何动态调整。虽然很多参数还是估算,但方向是对的。”
沙芬塔补充道:“我们发现了几个之前被忽略的关联,比如沙鲁克的稳定音波场,居然能轻微提升沙尔曼与斩月尺的能量稳定性,虽然幅度很小,但确实存在!”
这个发现让众人都有些惊讶,连沙鲁克都睁开了眼睛,显得有些意外。
沙隆斯和沙特瑞汇报了战术模拟的进展。
“配合正在恢复,”沙特瑞言简意赅,“沙隆斯的雾区控制比预期恢复得快,对区域遮蔽和战术佯动有很大价值。”
沙隆斯点了点头:“感觉慢慢找回来了。和沙特瑞搭档,心里踏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