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给车队的尘埃尚未落定,另一支规模稍小、但意义可能更为深远的队伍,又悄无声息地抵达了根据地。这次来的不是物资,而是人。
十几名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或戴着眼镜,或手上带着老茧,年龄从二十出头到四十不等的人员,在老周亲自引领下,来到了列车旁临时划出的“星火”小组学习区。他们眼神中带着好奇、拘谨,但更多的是难以抑制的求知渴望和一丝被选中的激动。
“李诺同志,”老周向李诺介绍,“这些都是从兄弟部队、地方机关以及我们自己的队伍里,精心挑选出来的好苗子。有的有文化底子,有的有实际工作经验,都是思想过硬、值得信任的同志。上级指示,让他们加入‘星火’小组,作为第二批学员,跟着你系统学习。”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补充道:“这也是‘研究透’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更多能理解、能运用你带来的新知识、新技术的种子,让他们像星星之火一样,撒播出去。”
李诺看着眼前这十几张陌生的、却充满期盼的脸庞,心中了然。组织的支持是全方位的,既给枪给炮,也要培养能掌握新技术的人才。这是真正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布局。
“欢迎各位同志!”李诺露出笑容,尽量让自己显得平易近人,“我叫李诺,以后大家就是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我们这里没有什么神秘的,就是一些可能和大家以前接触的不太一样的知识和技能,目的只有一个:让咱们的队伍更强,让咱们的根据地更好!”
他的开场白朴实无华,却瞬间拉近了距离。学员们眼中的拘谨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热切的光芒。
陈雪作为副组长,立刻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起来。她将新老学员混合编组,分发提前准备好的、由李诺和她共同编撰的简化版教材——《基础数学与逻辑》、《物理常识入门》、《化学基础与应用》、《机械原理图解》等等。
学习,立刻以一种近乎军事化的强度和效率展开了!
白天,学员们聚在临时搭建的草棚或干脆就在树荫下,如饥似渴地听着陈雪和其他先期学员(现在算是助教)的讲解,啃着那些对他们而言如同天书般的公式和原理。晚上,则围在煤油灯或李诺特意允许开启的、低功耗的列车外部照明灯下,激烈地讨论、演算,常常到深夜。
李诺也没有闲着。他除了偶尔亲自上阵,讲解一些关键难点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列车上,利用充沛的能量(已恢复到40%)和充足的原料,为“星火”小组和“利刃”小队准备更实用的“教具”和“装备”。
他让迷你工厂批量生产标准的游标卡尺、直角尺、水平仪等基础量具,确保每个学员小组都能有一套。
他优化了之前那种简易瞄准镜的设计,使其更容易批量制造,准备逐步装备部队。
他甚至开始尝试利用送来的铜锭和化工厂料,小规模试制更稳定、威力稍大的硝化棉发射药,用于改进子弹和将来可能的手榴弹装药。
整个根据地,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学校和兵工厂的结合体。学习的热情和备战的气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昂扬的基调。
然而,就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之下,李诺始终没有忘记那个如同阴云般笼罩的威胁——那个正在外围构建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侦测网络”。
他每天都会定时启动系统,进行全频段扫描,监测任何异常信号。能量充足,让他有了持续监控的底气。
这天下午,就在新学员们正在进行一场关于“杠杆与滑轮省力原理”的实践课,围着几个由李诺提供的、结构精巧的滑轮组模型啧啧称奇时,李诺脑海中的系统突然发出了与往常不同的、更加尖锐的警报!
【警告!检测到高强度、短脉冲定向能量扫描!来源:东南方向,距离约15公里,海拔约800米!扫描目标疑似为“星火”小组学习区及列车本体!】
【警告!扫描信号具备轻微穿透性及信息反馈特征!疑似在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及能量场测绘?!】
【分析:该扫描技术等级极高,远超本时代常规水平!与“毒刺”信标及前期侦测网络存在高度技术同源性!】
来了!对方终于动用了更高级的手段!不再是广撒网式的侦测,而是精准的、带有分析目的的深度扫描!
李诺的心脏猛地一缩!对方竟然能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和能量场测绘?!这他妈是想把他和列车从里到外都看个通透吗?!
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系统!启动最强电子对抗干扰!覆盖所有已知及潜在通讯频段!释放伪装信号,模拟正常背景辐射!同时,启动光学迷彩(基础),最大限度降低车体光学特征!”李诺在脑海中急速下达一连串指令!能量储备开始快速消耗,但他顾不上了!
【指令收到!启动全面电子对抗……释放伪装信号……光学迷彩(基础)已激活,能耗增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