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十二月份常恒会说话了,只要可以交流,事情就变得好多了,常恒把自己签到的百货,拿了出来,在自家垫高的河滩那里央求父亲等春天暖和了之后建一座房子用来当做一家百货店。常恒老爹爽快的答应了。
常恒大伯这次派来的人在常老爹热情招待下,一连住了二十来天,这不到了十二月份才想起走。这些人都是常大伯的私兵。
常恒三叔把家里的大洋给他们拿了一些当做盘缠 ,再把常恒签到的物资给常大伯带了一些。
在把家里的一些东西用骡子驮着顺便出去贩卖。在这个时代没关系,没势力的人出去容易被人吃干抹净。
常家算好一点,由于常恒老爹官面的关系不敢说没人敢吃拿卡要,但是在附近的地界绝对没人敢吃干抹净。
在冬天常老爹带着人出去了一个多月,应该是巡视他主管的这两个县了,顺便拜会自己的上司这些人。正所谓人情往来,不外乎就这些。
在这年头土匪只敢抢乡里的地主富户县里的老爷他们也不敢动手。
常老爹走的多的都是附近县里乡下的地主家,这些地主不敢得罪土匪更不敢得罪一行二十几个人,二十几条枪的治安官员。
因此常老爹一行人每到一处都是被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此行的目的主要是震慑,告诉这片地界捞偏门的人,活不下去了找富裕的老乡借粮借钱可以,但是敢奸淫掳掠,杀人放火,要看这二十几杆枪同不同意。
至于这些土匪为什么不去抢普通老百姓家里,主要原因是这些老乡都在生死线上挣扎,哪有余粮可抢,更没有土地种植鸦片,来让他们抢。
常家对这些违禁品深恶痛绝,但是这也是此时政府收税的税源,只能自家不种,常老爹见到沾染这些卖儿卖女的人会暴揍一顿之外改变不了什么。
在外面兜兜转转了一个月的常老爹还没有回家了。在出门之前他看到,常恒签到的98k之后和子弹之后,常恒老爹决定在明年把自己的民团扩到一百人,常老爹的这次经商举动就是为了在不兼并土地的情况下,探索一条可以养活民团的路。
在驮队出去了七八天之后,便带着一队驮着粮食的商队和半口袋银元回来了,初次经商成功了。
主要是这次拿出去的商品是各种各样的油灯,干电池手电筒,煤油打火机,对于落后的西北来说都是很时兴的产品。
据出去初次行商的几个半大小子,就是佃户家成年的男子说,在县城里他们拿出去的货物就被抢购一空了。耽搁的这些天主要是在那里等着筹集粮食了,运来的粮食这才是第一批了,这一批大概有五千斤了。后面大概还有一万斤粮食了。
三叔出面,把这家商队的掌柜迎到家里,牵骡子,拉车的驮夫安顿在空的营房里。让家里负责放羊的董大爷带着小孩子把商队的骡马牵到今年扩建的牲口圈里,填好草料和饮水。
三婶组织家里的妇女做饭招待了他们一顿晚饭。做完这些之后便打发他们早早休息去了,他们养精蓄锐了一晚上第二天天不亮就回去了。
第二天众人看到堆到堡子里的粮食陷入了甜蜜的忧愁,往年哪有这么多的主粮了,常家的那个小粮仓里根本堆不下了,最后还是常恒母亲拍板,用去年修砌堡子的青砖在靠着堡子一角的地方搭了一个简易的木盆用来存放这些粮食。后面的几天剩下的两批粮食陆陆续续都到了。
在大年三十的那天常恒老爹终于回来了,跟随常老爹一起回来的只有把家安在常家的那些人,其他人都被常老爹放回去过年了,限期他们正月十五过完才来,对于那些地主家的赠予,常老爹都分给了手底下的兄弟。
……
李大壮家,头发花白的父母在破旧的家里进进出出忙活着家里的事,弟弟妹妹穿着褴褛的破衣服跑来跑去,这家人除了每天早上晚上看看山路的尽头,等待那个可能回来的人。
其余的时候根本没时间,要忙着活下去了。只不过今天这个傍晚显得格外不同,滴滴答答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个宁静的村庄,好多人家都赶快把院门锁好,躲在院墙之后悄悄地看起了稀奇。
当看清来人之后,原本担心村里进了土匪的人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原来是李家小子回来了,当搭乘梯子在自家土窑上拿着闸刀来回巡视的老李头,看着来人是自己的儿子后,便下了屋子打开了院门。
没有过多的寒暄,接过缰绳把马牵到院子里的柴房,招呼自家妻子把儿子迎进屋子里,自己把放在院子外面的木槽抱了进来,填好草料,把自家的蓄水的陶盆从厨房报了出来,放到柴房,去离家不远的井里挑了一担水,把一桶倒进陶盆,一桶留到家里当生活用水。忙完一切之后才有空招呼儿子。
李大壮已经被弟弟妹妹和母亲包围了,各种嘘寒问暖,母亲含着眼泪只是看着,弟弟妹妹喊哥哥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