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卯时,苏明远便已起床梳洗。今天是他正式到户部报到的日子,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他仔细穿上新制的青色官服,佩戴好银鱼袋,在铜镜前检查仪容。镜中的自己虽然略显疲惫,但精神饱满,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朝廷官员了。苏明远对镜中的自己说道,无论面对什么挑战,都要保持初心,不负使命。
用过早膳后,苏明远带着朝廷的调令和从清远县整理的各种材料,向户部走去。沿途的街道已经热闹起来,各种商贩开始摆摊,官员们也纷纷前往各自的衙门。整个汴京城呈现出一种有序而繁忙的景象。
户部衙门位于皇城西侧,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朱红色的大门威严肃穆,门前的石狮子栩栩如生。门楣上悬挂着二字的匾额,字体苍劲有力,彰显着这个机构的重要地位。
请问,这位是苏明远苏大人吗?门口的守卫主动询问。
正是在下。苏明远出示调令。
苏大人,我们已经等候多时了。守卫恭敬地行礼,尚书大人有交代,您一到就请直接去见他。
在守卫的引导下,苏明远穿过了几进院落,来到户部尚书的办公场所。沿途所见,户部的规模确实庞大,各种办公房间井然有序,官员们来来往往,一派忙碌景象。
苏明远,朝廷新任户部员外郎,前来报到!苏明远在尚书办公室门外大声通报。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
苏明远推门而入,只见一位五十多岁的官员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此人身材魁梧,面容威严,正是户部尚书曾布。曾布是王安石新政的重要支持者,在朝中地位很高。
下官苏明远,拜见尚书大人!苏明远恭敬地行礼。
苏明远,久仰大名!曾布起身还礼,你在清远县的政绩,我早有耳闻。王相公对你也是赞不绝口。
下官愧不敢当,还请尚书大人多多指教。苏明远谦逊地回答。
曾布仔细打量着苏明远,满意地点头:不错,确实是个人才。年轻有为,又有实际经验,正是朝廷所需要的。
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下谈话。我们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苏明远坐下后,曾布开始询问他在清远县的工作情况。与之前的考察不同,这次询问更加深入和专业,涉及具体的操作细节和技术问题。
听说你在清远县推行了赋税改革,具体是怎么做的?曾布问道。
苏明远详细介绍了清远县的赋税改革方案,包括田地重新丈量、税收标准调整、征收方式改进等具体措施。
很好!曾布听后赞许道,这些做法正是朝廷新政所需要的。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在全国推行类似的赋税改革。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全国推行比地方试点要复杂得多。各地情况不同,阻力也更大。需要你这样有实际经验的人来参与制定具体方案。
这个任务让苏明远既兴奋又感到压力。在全国推行改革,影响面巨大,责任重大,但也是实现理想的绝佳机会。
尚书大人,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重托。苏明远表态道。
我相信你的能力。曾布点头,不过,有几点需要提前告诉你。第一,朝廷内部对新政存在不同意见,你要有心理准备;第二,地方推行改革会遇到各种阻力,需要耐心和智慧;第三,要注意协调各方关系,不能过于激进。
这些提醒让苏明远对即将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清远县,他主要面对的是地方阻力;在朝廷,他将面对的是更复杂的政治博弈。
下官明白,一定会谨慎行事。苏明远回答。
曾布满意地点头,然后叫来了一个中年官员:这位是户部左司员外郎李定,是你的上级。以后的具体工作,由他来安排。
李定看起来是个精明强干的人,对苏明远也很客气:苏兄,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请多多关照。
李兄客气了,以后还请多多指教。苏明远回礼。
随后,李定带着苏明远熟悉户部的各个部门和工作流程。户部的规模比苏明远想象的还要大,分为左司、右司等多个机构,负责全国的财政、税收、货币、仓储等各个方面。
我们左司主要负责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改革方案的设计。李定介绍道,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行新的赋税制度,这也是你的主要工作。
在左司的办公区域,苏明远见到了十几个同僚。他们大多是经验丰富的官员,对苏明远这个新来的地方官都很好奇。
这位就是清远县的苏明远苏大人。李定向大家介绍,以后他将负责赋税改革的具体执行工作。
久仰大名!一个年长的官员主动上前,在下户部主事王举,听说苏大人在地方的改革做得很成功?
王大人过誉了,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苏明远谦逊地回答。
其他官员也纷纷前来见礼,气氛比较融洽。但苏明远也注意到,有几个官员的神情比较冷淡,显然对他这个空降兵不太欢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