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宅忘妻**
从前,鲁国有一位读书人,他学问渊博,对古代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日夜钻研经史子集。然而,他性格中却带着几分迂腐与迟钝,对于日常家务琐事,则显得笨手笨脚,一窍不通。他的妻子常常调侃他:“你对那些古籍经典能倒背如流,却连灶旁的油盐放在哪里都搞不清楚。”
这一年中秋佳节,夫妻二人决定搬到城西的新居去住。搬家那天,读书人摆出一副主事的样子,显得格外认真。他先将一捆捆竹简整理得整整齐齐,亲自监督工人装车,生怕有一丝错乱。接着,他又用秸秆将陶罐层层包裹起来,小心翼翼,生怕有丝毫磕碰。在院子里,他把家具一件件摆好,反复数了好几遍,确认没有遗漏任何一件,忙得满头大汗,连邻居送来的茶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妻子见他如此劳累,心疼地劝道:“你暂且休息一下吧,我去旧宅的厨房看看,或许还有落下的零碎东西。”读书人答应道:“你去就行,这里有我呢,放心。”
到了傍晚,所有的祭物都已装车完毕。读书人看着装好的器物,心中很是满意,自言自语道:“都装好了,可以出发去新家了。”说完,他便驾着马车,兴冲冲地前往新居。
到了新宅,他立刻指挥仆人卸货安置,忙得不可开交。就在这时,邻居老翁过来问道:“你的妻子在哪里?怎么没和你一起过来呢?”
读书人一听这话,顿时脸色大变,察觉到事情不妙。他环顾四周,只见箱子器物摆得到处都是,却唯独不见妻子的身影。他心中纳闷:“妻子去哪儿了呢?”忽然,他一拍脑门,恍然大悟:“我真是糊涂啊!我检查了所有东西,确认没有遗漏,却竟然把我的妻子忘在旧宅了!”
邻居老翁闻言,忍不住笑道:“你这搬新宅子,记住了东西,却把妻子忘在了老宅,这真是‘徙宅忘妻’啊!”
“徙宅忘妻”这个成语,便由此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人极度健忘,做事粗心大意。它讽刺那些分不清主次,把次要的事情放在首位,反而忽略了关键的人或事,干出荒唐可笑行为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要光顾着抓小事、盯细节,而把真正重要的人或事给忘了。否则,再忙活也是瞎忙,不仅容易闹笑话,还可能出大纰漏。
**对牛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声名显赫的音乐家,名曰公明仪。他不仅在音乐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更以弹琴技艺超凡而广受赞誉。每当他轻抚琴弦,那悠扬动听的旋律便如潺潺流水,令人心旷神怡,沉醉不已。
某年春日,阳光和煦,春风拂面,公明仪携琴漫步于城郊的田野。青草的芬芳随风飘来,让他的心情格外愉悦。他环顾四周,目光被不远处一头悠然吃草的大公牛所吸引。一时兴起,他决定为这头公牛献上一曲。
于是,公明仪端坐于草地上,拨动琴弦,开始弹奏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琴声婉转悠扬,仿佛天籁之音,然而那头公牛却似乎毫无反应,依旧低头专注地啃食着青草。原来,公牛虽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却无法领会曲中蕴含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状,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与无奈。但他并未气馁,而是灵机一动,换了一种弹奏方式。他再次抚动琴弦,这次弹出的却是一连串奇异而杂乱的声音,时而像蚊蝇的嗡嗡声,时而像迷路小牛犊的哀鸣声。
奇迹出现了,那头大公牛似乎被这些声音所触动,它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开始认真倾听起来,仿佛真的听懂了什么。
后来,人们便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者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白白浪费时间。如今,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讥讽那些说话不看对象、盲目行事的人,提醒我们在与人交流时要考虑对方的身份和理解能力。
喜欢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