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秘境入口处的空间旋涡剧烈波动,最后一批幸存者狼狈不堪地从中冲出,旋即,那横贯天地的巨大石门虚影发出一声沉闷的轰鸣,彻底消散于无形,仿佛从未出现过。
昆仑山墟再次被永恒的冰雪与寂静笼罩,只留下满地狼藉和空气中尚未散尽的能量余波,诉说着方才那场惊心动魄的争夺。
然而,离开秘境,并非意味着安全。
恰恰相反,真正的危机,或许才刚刚开始。
各大势力几乎在踏出秘境的瞬间,便极其默契地迅速拉开距离,原本在秘境中因外敌而勉强维持的脆弱平衡瞬间瓦解。
彼此间警惕的目光中,掺杂着对他人所得宝物的贪婪、对自身损失的痛心,以及更深层次的、对那“深渊道标”与“天庭清洗”的恐惧。
没有告别,没有寒暄,各方人马如同受惊的鸟兽,以最快速度朝着各自势力的方向撤离。
昆仑山脚下,原本汇聚的洪流,顷刻间分化成数股方向不同的溪流,但每一股溪流之中,都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腥与肃杀。
......
嬴政乘坐的青铜战车在蒙恬率领的兵俑军团护卫下,如同黑色的钢铁洪流,碾过雪原,朝着西陲方向疾驰。
轩辕剑被嬴政置于膝上,虽未出鞘,但那无形中散发的帝道锋芒,已让周遭风雪辟易。
然而,这份威仪并未能震慑住所有觊觎者。
归途尚未行至一半,在一片必经的峡谷之中,便遭遇了伏击!
伏击者并非单一势力,而是由数个被秘境至宝冲昏头脑、或是与秦国有世仇的草原部落、西域小国联军,甚至混杂着一些闻风而来的亡命徒和神秘修士。
他们或许单个实力不强,但联合起来,人数众多,且占据地利,箭矢如雨,滚木礌石从两侧山崖倾泻而下!
“结阵!御敌!”
蒙恬的声音依旧沉稳如金石。
兵俑军团变阵,巨大的盾牌举起,形成密不透风的防御壁垒,将箭矢滚石尽数挡下。
随即,王离率领一支精锐如利剑般突出,逆着攻击发起了反冲锋!
战斗瞬间白热化。
兵俑不知疲倦,不惧伤亡,战斗力惊人。
但伏击者中亦不乏高手,各种奇门兵器、诡异巫术层出不穷,给秦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嬴政端坐车中,面无表情。
他并未出手,只是静静抚摸着膝上的轩辕剑。
这些宵小之辈,还不配让他动用圣道之剑。
他在等待,等待可能出现的、真正的威胁——比如,天庭的追兵,或是被深渊道标引来的诡异存在。
果然,在秦军即将击溃伏兵之际,异变突生!
几名伏兵中的修士突然身体剧烈抽搐,眼球变得漆黑,皮肤下浮现出与那深渊道标相似的扭曲纹路,气息瞬间变得狂暴而混乱,不顾一切地冲向嬴政的车驾!
“深渊污染!”
蒙恬瞳孔一缩,长戟横扫,将那几名异变的修士拦腰斩断。
但被斩断的残躯竟依然蠕动着,发出令人牙酸的嘶嚎!
“加速通过!此地不宜久留!”嬴政终于开口,声音冰冷。
他感觉到,暗处有更多不怀好意的目光,以及那种令人厌恶的深渊气息,正在汇聚。
秦军的归途,注定是一场接一场的血战。
......
李世民率领的唐军队伍,气氛同样凝重。
相较于秦军的直接遭遇战,大唐这边面临的威胁更加隐蔽和复杂。
队伍中不时出现诡异状况:
有士兵在夜间巡逻时莫名失踪,后发现其尸体干瘪,仿佛被吸干了精气;
有负责辎重的马匹突然发狂,撞伤多人;
甚至有人在饮用了看似清澈的溪水后,开始胡言乱语,攻击同伴。
袁天罡面色凝重,经过查探,断定这是受到了“深渊道标”的隐性影响,放大了队伍中的负面情绪和潜在危机,甚至引来了某些依附深渊的邪祟。
“陛下,这道标如同附骨之蛆,不仅能被深渊感知,还会潜移默化地侵蚀携带者的气运和心神,招致灾厄。”
袁天罡向李世民汇报。
李世民眉头紧锁,感受着手中那卷江山社稷图传来的、试图稳定气运的柔和力量,与道标的侵蚀之力形成了拉锯。
“可能祛除?”
“难。”袁天罡摇头,
“此乃法则层面的标记,非寻常法术可解。除非能找到同等位格的力量进行净化或压制。目前只能依靠社稷图的气运加持和将士们的坚定意志尽量抵抗。”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唐军艰难应对内部问题时,边境传来急报:
一直收缩防御的李靖部,遭到了一支不明身份的精锐部队的突袭!
对方战斗力极强,且战术诡异,似乎对唐军布防了如指掌!
李世民立刻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宋廷或其他敌对势力,趁他深入秘境、后方相对空虚之际发动的攻击,甚至可能背后有鬼谷纵横家或其他谋士的影子在搅动风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