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的归属,牵动着神州气运的流向,每一尊鼎的落定,都伴随着血与火的洗礼与各方势力的重新评估。
兖州鼎:兵俑碎骨,大秦扬威。
兖州平原上,蒙恬的兵俑军团与八旗劲旅的厮杀已进入白热化。
八旗骑兵凭借萨满图腾之力与悍勇冲锋,一度撕开了兵俑的防线,陶俑碎片与八旗勇士的尸体混杂在一起,铺满了战场。
然而,蒙恬终究是名将。
他敏锐地察觉到,八旗的图腾之力并非无穷无尽,且每次爆发后都有短暂的衰竭期。
他果断改变战术,不再追求阵型完整,而是指挥兵俑以小队为单位,如同磐石般死死缠住八旗骑兵,不惜以自身破碎为代价,消耗对方的冲锋势头与图腾能量。
“变阵,锁链!”蒙恬令旗挥动。
残存的兵俑迅速靠拢,以身体和长戟相互勾连,形成一道道移动缓慢却坚韧无比的“锁链”,进一步限制八旗的机动空间。
八旗主久攻不下,麾下勇士伤亡渐增,图腾光芒也明显黯淡,心中焦躁不已。
眼见兖州鼎散发的煌煌正气似乎对己方隐隐排斥,他深知久战不利。
“秦将!今日之耻,我大清记下了!来日必当奉还!”八旗主怒吼一声,下达了撤退命令。
残余的八旗骑兵如同潮水般退去,来得快,去得也快。
蒙恬并未深追,此战兵俑损失亦不小,当务之急是取鼎。
他亲自走向兖州鼎,那中正磅礴的威压对秉承军令、意志如铁的兵俑影响反而不大。
他伸出覆盖着甲胄的手,按在鼎身之上。
“嗡——!”兖州鼎发出一声轻鸣,鼎身光华流转,最终化为一道流光,没入蒙恬掌心,留下一个淡淡的鼎形印记。
磅礴的天命之气瞬间加持于蒙恬及其军团,更有一缕跨越空间,汇入咸阳方向的大秦国运之中。
梁州鼎:斗字慑服,白起夺鼎。
昆仑雪峰之巅,白起与大唐边将的战斗已分胜负。
那将领虽勇,但如何是身负“斗”字秘、杀伐规则小成的白起对手?
被白起一拳震飞,口吐鲜血,麾下唐军亦被秦军锐士击溃。
白起来到梁州鼎前,鼎身散发的苍凉锋锐之气,与他自身的杀戮意志竟隐隐有针锋相对之势。
他没有像蒙恬那样尝试沟通,而是直接释放出体内那凝练到极致的“斗”字秘杀伐之气!
一股尸山血海、屠戮苍生的恐怖意象以他为中心弥漫开来,甚至连呼啸的风雪都为之一滞!
那梁州鼎的锋锐之气仿佛遇到了更极端、更纯粹的存在,发出一阵剧烈的震颤,鼎身上的山峦铭文都似乎黯淡了几分。
“臣服,或者,毁灭。”白起的声音冰冷,不带丝毫感情。
梁州鼎的嗡鸣声由剧烈转为低沉,最终,那锋锐之气内敛,鼎身缓缓缩小,化作一道流光,主动投入白起眉心的“斗”字符文之中!
竟是直接被其以无上杀伐意志慑服、炼化!
豫州鼎:龙气共鸣,大唐定鼎。
中原腹地,李世民已亲自出手。
他周身皇道龙气澎湃,与豫州鼎的厚重包容之气剧烈共鸣。
江山社稷图自他怀中飞出,悬浮于头顶,展开万里河山虚影,与豫州鼎交相辉映。
那些世家私兵与突厥残部在真正的帝王威压与神器共鸣面前,如同土鸡瓦狗,瞬间溃散。
李世民一步步走向豫州鼎,伸出手掌。
“朕,即天命,即社稷!”他声音威严,传遍四野。
豫州鼎发出一声欢悦的清鸣,鼎身光华大放,主动飞起,缩小后落入李世民手中。
磅礴的天命之气如同百川归海,涌入李世民体内,更与整个大唐的国运紧密相连,洛阳上空的气运光柱瞬间粗壮了数分!
李世民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中原疆域的掌控力,以及对天道规则的感应,都提升了一个层次。
荆州鼎:棋差一着,明军饮恨。
云梦大泽,李靖与徐达的博弈也到了关键时刻。
徐达凭借火器之利与士卒悍勇,一度突破了唐军外围防线,逼近湖心。
然而,李靖早已布下的“八门锁龙阵”终于彻底发动!
雾气翻涌,地形变幻,徐达麾下精锐瞬间被分割包围,仿佛陷入了无尽的迷宫,彼此难以呼应。
薛仁贵率领的玄甲骑兵趁机从侧翼杀出,直扑徐达中军!
徐达临危不乱,指挥部队结阵死战,但在地利与阵法双重劣势下,损失惨重。
他深知,再战下去,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李药师!今日之局,徐某记下了!撤!”徐达当机立断,下令撤退。
明军交替掩护,虽败不乱,缓缓退出云梦泽。
李靖并未追击,此战目的已达。
他来到湖心,荆州鼎感受到他沉稳如山、谋定后动的气息,以及之前阵法引动的泽国之力,微微震颤后,化作流光投入其手中。
大唐,再得一鼎!
随着几尊大鼎的归属落定,剩余神鼎的争夺也迅速分出了结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