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塔洛的交易暂告一段落,团队的重心再次回归内部。刘彻沉迷于分析“观测者”遗迹的线索和更详尽的星域资料,试图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拼凑出有价值的图案。张仲景则继续他的药剂研究与“固形符”的改良,偶尔会参考塔洛提供的《万族简谱》,思考针对不同种族生理特性的药剂配方。
而沈墨,则在嬴政的督促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那项至关重要的收获——【标准通用能量块技术】的解析与实践上。
技术蓝图很详细,从能量压缩的核心算法,到封装材料的分子配比,再到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罗列得清清楚楚。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轻易实现。很多材料在目前已知的交易位面中难以获取,一些精密加工环节也需要特定的工业基础。
沈墨最初的想法,是设法凑齐材料,然后利用系统辅助,或者寻找合适的低科技位面进行代工。
但嬴政在仔细研读了技术蓝图后,却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思路。
这一日,沈墨正在对着蓝图上一处关于“利用多维空间褶皱进行能量封存”的难点皱眉时,嬴政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沈墨,汝可知,为何寡人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沈墨一愣,不知道政哥为何突然提起这个,下意识回答:“是为了加强统治,方便管理,促进交流和经济发展。”
“不错。”嬴政的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深邃,“然,其根本,在于‘立标准’。以一‘标准’取代万千‘杂乱’,化繁为简,方能汇聚力量,如臂使指。”
他顿了顿,将话题引回能量块:“汝观此技术蓝图,其核心,亦是‘标准’。它规定了能量块的大小、接口、输出功率、乃至压缩算法的每一个参数。此乃星环联合,或者说,是这片星域主流文明所立之‘标准’。”
沈墨似乎抓到了什么:“政哥,您的意思是……”
“吾等为何一定要完全遵循他人之‘标准’?”嬴政反问,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霸气,“此技术虽好,然其材料、其工艺,皆基于彼等之文明基础。吾等若亦步亦趋,不过拾人牙慧,受制于人。且初期投入巨大,难以速成。”
沈墨若有所思:“那您的想法是?”
“解析其‘理’,而非照搬其‘形’。”嬴政沉声道,“此技术之核心,在于‘高效压缩’与‘稳定封存’这两点。吾等未必需要制造出与之一模一样的能量块,但可以借鉴其原理,利用吾等已有之资源与手段,创造出属于吾等自己的‘能量存储单元’。”
“属于我们自己的?”沈墨眼睛亮了起来。
“不错。”嬴政继续阐述他的思路,“刘彻曾言,那脉冲星尘结晶能量磅礴。张仲景研究符箓,可引导能量,稳定结构。汝之系统,本身亦具备能量转化与存储之能。何不将此三者结合?”
“结合?”
“以脉冲星尘结晶为核心能源,以其精纯能量为‘血’。”嬴政条理清晰地说道,“以张仲景之‘固形符’、‘聚能符’为基础,结合此蓝图中的能量束缚场原理,设计出更适合我等的‘能量封禁符文阵列’,以此为‘骨’,束缚能量,防止逸散。”
“最后,”嬴政看向沈墨,“以汝之系统为‘炉’,提供精确的能量引导与塑形之力,将‘血’与‘骨’熔炼一体,形成独属于吾等的——【元晶】!”
元晶!
这个名字,带着浓厚的华夏色彩,也昭示着其与众不同的诞生方式。
这个思路,完全跳出了照搬蓝图的框架,走的是一条融合科技、符文与系统之力的创新之路!它不追求与通用能量块完全一致的物理形态和接口,而是追求实现相似的、甚至可能更优的能量存储密度和稳定性,并且更适应沈墨团队目前的能力和资源!
“妙啊!”沈墨忍不住拍案叫绝,“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需要去苦苦寻找那些稀有材料,也不用搭建复杂的生产线!核心材料(脉冲星尘)我们已经有来源,符文可以自己刻画,系统能量引导是我的强项!这完全是扬长避短!”
嬴政微微颔首:“然。此路或许初期艰难,成功率低,但一旦走通,则前路豁然开朗。吾等之能源,将不再受制于外部标准与材料,自成体系。”
说干就干。
沈墨立刻将嬴政的思路与刘彻、张仲景分享。
刘彻从星图前抬起头,眼中满是赞赏:“政哥此计,高瞻远瞩!自成标准,方能不受掣肘!我支持!”
张仲景也大感兴趣,他正觉得单纯的“固形符”应用面有些狭窄,立刻投入到了对“能量封禁符文阵列”的研发中。他需要将“固形”的稳定特性,与“聚能”的能量吸引束缚特性结合起来,并确保其能与脉冲星尘这种高烈度能量兼容。
沈墨则负责提供系统能量支持,并尝试利用精神力,配合张仲景刻画出的符文阵列,对脉冲星尘结晶进行“熔炼”和“塑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