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晶”的初步成功与符文研究的深入,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团队思路的枷锁。他们不再局限于“如何制造能量块”,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融合性的理念,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
第一个被盯上的,是沈墨的修炼。
他目前主修的,是来自魔法世界的冥想法,重在凝聚和提升精神力。而身体素质的锤炼,则依靠嬴政教导的基础剑术和残酷的体能训练。两者虽然都在进步,但始终像是两条平行线,精神是精神,肉体是肉体,缺乏一个有效的桥梁将其贯通,形成合力。
嬴政首先提出了设想:“汝之冥想法,引外界能量滋养精神,如同文治,积累底蕴。剑术体魄,锤炼自身气血筋骨,如同武功,彰显力量。然,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需相辅相成。若能寻得一法,将精神之力与气血之力熔于一炉,统御周身,则实力必将大增。”
这个“熔于一炉”的想法,恰好与“元晶”炼制中,将狂暴能量与稳定符文结合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仲景若有所思:“政哥所言,近乎医家‘精气神’合一之论,亦暗合修真练气之要旨。或可尝试,以‘元晶’炼制之理,反推自身?”
这个大胆的提议让所有人一怔。
以自身为“炉”,以气血精神为“材”,以意志为“火”,仿效“元晶”炼制,在体内构建能量循环?这听起来……像是地球传说中的修真法门!
“我等并无修真功法。”沈墨皱眉道。那些东西只存在于小说里。
“无需固有功法。”嬴政目光深邃,“万法归宗,其理相通。‘元晶’之核心,在于‘压缩’、‘提纯’、‘束缚’、‘循环’。人体亦是宇宙一隅,自成天地。何不尝试,在体内模拟此过程?”
他看向张仲景:“仲景先生精通经络穴位,可设计‘内符’,构建能量运转之路径。”
他又看向沈墨:“汝以系统为参照,以冥想法积累之精神力为引,引导气血,于经络中按照‘内符’路径运转,尝试压缩提纯,形成属于汝自身之‘能量核心’。”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设想!没有先例,没有功法,全靠理论推演和自身摸索,稍有不慎,可能就是能量失控,经脉受损的下场。
但沈墨看着嬴政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感受着体内因为冥想法而日益充盈的精神力,以及剑术锤炼出的旺盛气血,一股不甘平庸的冲动涌上心头。按部就班地修炼,太慢了!想要在危机四伏的万界立足,必须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我试试!”沈墨下定了决心。
准备工作做了三天。
张仲景结合《黄帝内经》的经络理论和“元晶”符文的能量束缚原理,在沈墨的体内,选定了几条主要的经脉(如任督二脉)作为“主干道”,设计了一套极其简略的、旨在引导和初步压缩能量的“基础内循环符阵”。这“符阵”并非实体,而是一种能量运转的意象和路径引导。
嬴政则根据帝王心术中对“势”的掌控,教导沈墨如何凝聚自身意志,作为“熔炼”之火。
刘彻负责提供“场外指导”和精神支持,同时监控系统数据,以防不测。
一切就绪。
沈墨盘膝坐在静室中央,屏息凝神,首先运转冥想法,将精神力调整到最佳状态。随后,他摒弃杂念,意念沉入体内,开始引导那原本各行其是的精神力与气血之力。
起初,两者如同油与水,难以相容。精神力过于飘渺,难以撬动沉凝的气血;气血则过于厚重,对精神力的引导产生排斥。
沈墨谨记嬴政的教导,以强大的意志为“火”,强行将两者向张仲景设定的“主干道”驱赶、挤压。这种感觉痛苦无比,如同用钝刀刮骨,又像是将两种不相容的液体强行混合,经脉传来阵阵撕裂般的胀痛。
他咬紧牙关,额头青筋暴起,汗如雨下。系统面板上,他的生命体征和精神力数值都在剧烈波动。
“稳住!意守丹田,想象‘元晶’成型之过程!压缩!束缚!”嬴政的声音如同洪钟,在他脑海中响起。
张仲景也紧张地感知着他的状态,随时准备调整“内循环符阵”的细节。
刘彻则盯着系统反馈的能量流图,快速分析着数据:“能量冲突点在膻中穴!引导精神力绕行,优先贯通督脉!”
在巨大的痛苦和三位老祖宗的全方位辅助下,沈墨凭借顽强的意志,硬生生地将一丝微弱的精神力与一缕精纯的气血之力,在丹田位置强行糅合在一起,并按照“基础内循环符阵”的路径,完成了一个极其艰难、缓慢的周天运转。
就在这个周天完成的瞬间!
嗡——!
沈墨浑身剧震,仿佛体内某个关隘被一举冲破!那原本相互排斥的精神力与气血之力,在完成了这一次艰难的“合流”后,竟然产生了一丝奇妙的蜕变,化作了一缕极其细微、却无比凝练、带着淡金色光泽的暖流!
这缕暖流不再像之前的精神力那样虚无,也不像气血那样厚重,它更加灵动,更加凝聚,蕴含着更强大的能量质感!它自行沿着那“内循环符阵”的路径缓缓流淌,所过之处,原本撕裂般疼痛的经脉仿佛被温润的能量滋养,传来一阵阵麻痒和舒畅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