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挂在栅栏的野蔷薇藤上时,林野就踩着湿泥往山坡跑。昨夜突来的那场急雨,把地穴窝棚的帆布顶浇得透湿,睡袋裹着潮气,后背凉得发麻——再不把屋顶换成茅草,等下一场雨来,怕是要在水里泡着过夜。
他扛着石斧钻进坡上的茅草地,这里的茅草长得比人还高,茎秆粗实,叶尖带着韧劲,最适合当屋顶。石斧抡开,“唰唰”几下就割倒一片,他把茅草拢成捆,用藤绳绑紧,背在肩上往回走。一趟趟下来,太阳爬到头顶时,窝棚外已经堆了二十多捆茅草,足够铺两层屋顶。
拆帆布顶时,林野特意留了个心眼——把破帆布剪成条,用来捆扎茅草。他先在窝棚的木梁上搭了层粗树枝,枝桠间留着巴掌宽的缝,既能承重,又能漏雨。然后抱起茅草,从屋檐往屋脊铺,每铺一层,就用帆布条捆紧,让茅草牢牢贴在树枝上,层与层之间压着半寸,像鱼鳞似的叠起来——这样雨水顺着茅草往下流,不会渗进棚里。
可刚铺到一半,林野就发现不对劲。茅草太蓬松,风一吹就晃,要是刮大风,说不定能把屋顶掀了。他赶紧往坡上跑,砍了些细竹条,编成网状,盖在茅草顶上,再用藤绳把竹网和木梁绑死。这下茅草被竹网压得紧实,风再吹也纹丝不动,他心里才算踏实。
正午的太阳晒得人冒汗,林野坐在栅栏边啃着烤兔干,看着渐渐成型的茅草顶,嘴角忍不住翘起来。原来的帆布顶又破又漏,现在换成厚厚的茅草,金黄的草叶在阳光下泛着光,看着就暖和。他摸了摸茅草缝,紧实得能挡住手指,就算下暴雨,也能挡个严实。
歇了没一会儿,林野突然想起窝棚的墙角——之前用泥土糊的墙,被雨水泡得有些松软,得再加固下。他从潮间带挑了些黏性大的红泥,混着切碎的茅草,和成稠稠的泥糊,用木抹子(石片磨的)往墙角抹。泥糊里加了茅草,干了之后不容易裂,抹完墙角,又把棚内的地面垫了层干茅草,踩上去软软的,比之前的泥地舒服多了。
傍晚时,茅草屋顶终于彻底完工。林野站在栅栏外,往后退了几步,仔细打量着升级后的窝棚——茅草顶从屋檐垂到墙根,像给窝棚盖了层厚被子,竹网在顶上隐约可见,墙角的红泥抹得平整,棚门挂着的兽皮门帘(之前鞣的鹿皮)随风晃着,看着就像个像样的家。
他走进窝棚,伸手摸了摸茅草顶,干燥又暖和,棚内没有一点漏光的缝隙。火塘里添了干柴,火苗“噼啪”跳着,把棚内烘得暖融融的。林野躺在铺了干茅草的地上,盖着叠好的帆布,终于不用再担心漏雨受凉,心里安稳得很。
可刚闭上眼,他突然想起白天割茅草时,在坡上看到的兽踪——有串脚印比野狗还大,趾甲印很深,像是往雨林深处去了。他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爬起来,检查了一遍栅栏和预警铃,又把石斧和渔刀放在枕边——虽然窝棚升级了,但岛上的危险一点没少,夜里还是得警醒着。
月光透过茅草缝,在棚内洒下点点银辉。林野靠在墙根,听着外面的虫鸣声,摸着怀里的铜钥匙,心里默默盘算:茅草屋顶解决了遮雨的问题,接下来得把木筏修得更结实些,等天气好,就顺着潮汐规律,往更远的海域看看,说不定能找到另一把钥匙的线索。
火塘里的火苗渐渐弱了,林野打了个哈欠,闭上眼睛。升级后的窝棚暖得让人犯困,他知道,明天又有新的活儿要干——加固木筏、修补栅栏、储存更多的食物。在这个岛上,只有不断把“家”打理得更安全、更舒适,才能在未知的危险里,稳稳地活下去。
喜欢雾屿求生:孤帆与秘境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雾屿求生:孤帆与秘境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