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屈氂没花多少时间便组织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然而可长安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加上守城是北军精锐,非历史上拼凑的杂牌军,这次进攻刚刚发起不久就受挫了。
不过初次试探性进攻的受挫,并未让刘屈氂完全失去信心。
他将其归咎于守军凭借坚城之利和初战的锐气。
通过上午的佯攻,他自认为大致摸清了城防的强弱分布,于是决心在下午投入主力,发动总攻,企图一鼓作气拿下长安。
战鼓擂响,号角连天。
数以万计的朝廷大军如同潮水般向长安城墙涌去,云梯、冲车、弓弩阵全力发动,攻势远比上午猛烈数倍。
城墙上,北军将士在任安的指挥下拼死抵抗,箭矢如雨,滚木礌石倾泻而下,双方在城墙上下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
尽管守军英勇,但在绝对优势兵力的持续猛攻下,部分段落的城墙也开始岌岌可危,形势一度十分紧张。
(要分守数门加预备役,肯定不可能都挤在城墙上的)
刘屈氂在中军旗下紧握拳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战场,期待着突破口的出现。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长安城楼之上,异变陡生!
只见一直静观战局的卫青,在何健旺的眼神示意下,猛地站起身!
他一把扯下身上的斗篷,露出那身标志性的、饱经战火洗礼的玄甲,大步走到垛口最显眼的位置。
紧接着,卫青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那曾经响彻漠北、令匈奴闻风丧胆的怒吼再次震撼战场:
“大汉长平侯,卫青在此——!”
这一声怒吼,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压过了战场所有的喧嚣!
几乎是同时,隐在一旁的何健旺悄然催动仙力,并非改变声音,而是巧妙地将其扩散、放大,使得这几个字如同天启一般,无比清晰、无比威严地传入了战场上几乎每一个人的耳中!
“卫青在此!”
“卫青在此!”
“卫青在此!”
声音在长安城下广阔的原野上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力量。
刹那间,整个战场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城头上的北军守兵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原本有些疲惫的士卒如同被打了一剂强心针,瞬间士气爆棚,力量倍增!
“是大将军!大将军来支援我们了!”
“大将军与我们同在!杀啊!”
“天佑大汉!诛杀叛军!”
而正在猛攻的朝廷大军,则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和恐慌之中。
无数士兵下意识地停下了冲锋的脚步,惊恐地抬头望向城楼上那个如同战神般的身影。
“卫...卫大将军?”
“他不是早就...”
“鬼...鬼啊!”
“天意!这是天意!我们是在跟老天爷过不去吗?”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进攻军队中迅速蔓延。
卫青的威望太高了,“死而复生”的冲击太强了,再加上那如同神迹般传遍战场的声音,彻底击垮了他们的战斗意志。
许多士兵开始不由自主地后退,军官的呵斥也失去了作用,整个进攻阵型开始出现溃散的迹象!
“不许退!不许退!那是假的!是妖人作祟!”
刘屈氂在中军看得肝胆俱裂,声嘶力竭地大吼,甚至亲自拔剑斩杀了两名溃兵,试图稳住阵脚。
然而,军心已乱,岂是杀几个溃兵所能挽回?溃败的迹象如同堤坝上的裂缝,迅速扩大。
任安看准时机,立刻下令守军预备队发动反冲击,箭矢更加密集,甚至组织敢死队突然杀出城门,进行短促突击。
本就士气崩溃的朝廷军前锋瞬间大乱,死伤惨重,败退下来的人潮反而冲乱了后面的阵型。
刘屈氂眼睁睁看着大好攻势瞬间瓦解,军队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知道事不可为,再强攻下去,恐怕会引起全军崩溃甚至倒戈!
他痛苦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充满血腥味的空气,最终无力地挥了挥手,声音嘶哑而绝望:
“鸣金...收兵!”
清脆却代表着失败的鸣金声响起,朝廷大军如蒙大赦,狼狈不堪地向后撤退,丢下了大量的尸体和器械。
长安城下,第一次大规模攻防战,以朝廷军的惨败和溃退告终。城头上,“卫”字大旗迎风飘扬,守军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而败军退守营寨,营中弥漫着失败的低迷和对“卫青复活”一事无法驱散的恐惧与议论。
刘屈氂深知,凭借目前这支士气濒临崩溃的军队,绝无可能再对长安构成威胁。
他一面严密封锁消息,弹压营中关于卫青的流言,一面写下请罪战报,火速送往后方,同时强调“城中疑似有妖人作祟,伪作卫青模样,极大动摇我军心”,恳请陛下速速移驾前线,以天子之威稳定军心,主持大局。
很快,刘彻接到刘屈氂损兵折将、初战失利并再次提及“卫青”的战报,勃然大怒。
“废物!数万大军竟攻不下一座长安城?!还敢以‘卫青复活’此等荒诞不经的借口来搪塞朕!分明是刘屈氂指挥无能,畏敌如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