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琴感觉自己等了许久。
“来了来了,东西都置办齐了,咱去哪儿扯证啊?!”
张卫国拿着大包小包,急匆匆的向徐若琴与张大兵两人跑来。
“走,跟着俺老头子去!”
李铁锤一嚷嚷,众人立马跟了上去。
到了公社,张卫国经过一番手续后终于把证件给办妥了。
“这是你们爱情的见证,请两位新人收好!”
张卫国捏着那盖着大红戳子的结婚证,揣进贴肉的兜里,手心汗津津的,心口却像揣了团火,烤得浑身热乎。
他咧着嘴,那架势,比打了头老虎还神气。
“爷!证儿!妥了!”他喘着粗气,把红本本递到张大兵跟前。
张大兵接过来,粗粝的手指摩挲着封皮,褶子脸笑开了花。
“好!好小子!这下踏实了!往后跟若琴好好过日子!”
“嗯呐!爷放心!”
张卫国重重点头,眼珠子亮得能当灯泡使。
徐若琴在一旁,脸红得像熟透的高粱米,羞得直往张卫国身后躲,嘴角却压不住地往上翘。
眼瞅着归队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张大兵知道,自己心里头那点压箱底的玩意儿,是时候掏出来了。
这天晌午,日头正亮堂着,他把张卫国拽到了屯后那片老林子边上。
“小子,过来!”
张大兵解开他那旧军装的扣子,从里面摸出俩油光锃亮的家伙什,啪嗒往地上一放。
张卫国眼都直了:“驳壳枪?!”
“瞅你那没出息的样儿!”
张大兵笑骂一句,“这叫盒子炮!当年老子就靠它,打鬼子跟阎王爷点名似的!”
他抄起一把,手腕子一抖一甩,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瞧好了!秘诀就在这儿——腕子得活!像甩鞭梢儿!”
话音未落,他猛地侧身,手臂闪电般扬起!
砰!砰!
两声脆响几乎连成一声!
远处老榆树枝桠上,两只正叽喳的麻雀应声栽下来,扑棱着翅膀掉进雪窝里。
“看见没?眼到枪到!甭瞄太久,凭的是个手感!”
张大兵把另一把盒子炮塞进张卫国手里。
“试试!”
张卫国手心全是汗,学着爷爷的样子甩腕、抬臂。
可那枪在他手里沉甸甸,像块生铁。
砰!砰!
枪声倒是挺响,惊飞一片鸟雀,就是连根毛都没沾着。
“臭子!”
张大兵烟袋锅子“梆”一下敲在张卫国脑门上。
“慌个鸡毛!当打兔子呢?憋住气!稳住!”
“这么浪费子弹,要是在以前打鬼子时候,非得把你拉去蹲禁闭!”
张卫国脸臊得通红,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死死盯住树梢又落下的一只麻雀。
他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和爷爷的差距有多大。
他只不过是这黑龙山之中一个小有名声的猎户。
而他的爷爷,是脚步踏过全国大地的战斗英雄。
张卫国屏息,凝神,手腕微沉。
砰!
那麻雀一头栽了下来!
“嗯!还不算太笨!有点老子当年的尿性!”
张大兵这才满意地呲了呲牙花子。
他拍着张卫国的肩膀,语重心长。“记住喽!这枪,是护家护屯子的胆儿!不是让你显摆逞能的玩意儿!”
“每把枪,都有自己的脾气,和人一样!”
“你要是想用好,就得揣摩枪的心思!”
老爷子的话说的有些玄乎,但是似乎云里雾里的听着有些道理。
“好的爷爷,我明白了!”
“这把枪以前跟着我,可是打下来过不下五十个鬼子的脑袋,你可得好好用!”
张大兵说着,像交付什么似的,将那两把自己珍若性命的盒子炮塞进了张卫国的腰包里。
“孙子啊,多多保重,让爷爷早点抱上个大重孙子!”
张大兵右手沉重的放在张卫国肩膀上,双眼不知何时已经开始泛红。
这双见过无数战友倒在自己面前的眼睛,最终还是没能抵得住和家人的离别。
..........
离别的日子说到就到。
大清早,那辆熟悉的军绿大解放就突突突地开到了屯口,卷起一片雪沫子。
屯里老少爷们儿都出来送行,挤在车边,气氛有点沉重。
张大兵和李铁锤把带来的家当拾掇利索,该交代的话,头天晚上在炕头都唠透了。
李铁锤大手拍得李强后背砰砰响.
“强子!给老子好好练!你那把红缨枪,得练出当年大刀片的威风来!”
“爷!您就瞧好吧!”
李强挺着胸脯子,眼睛里没有一丝不舍。
张大兵走到张卫国跟前,又瞅了瞅他身边红着眼圈的徐若琴和抱着她腿的林涵。
“卫国啊,”张大兵声音低沉,从怀里掏出那个油纸包了几层的黄铜弹壳,硬塞进孙子手里。
“拿着!见它,如见爷!枪法练熟了,心更要定!”
他又摸出那块磨得发亮的旧怀表,递给徐若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