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国猛地想起老杆子捏碎松枝时冰冷的话。
“枪认主……你这身子骨,早被热炕头抽了筋了!”
又想起老朱头浑浊却锐利的眼神:“该放手……也得放手!心里头那杆秤,得端平喽!”
还有老孙婆子那缺了门牙却意味深长的笑:“这‘虎崽子’……得挪挪窝喽!”
夜深了。
土炕烧得滚烫,徐若琴侧身躺着,呼吸均匀,一只手无意识地搭在小腹的位置,即使在睡梦里,眉宇间也带着一丝初孕的疲惫和柔和。
月光从糊着旧报纸的窗户缝里漏进来,在地上拉出一道清冷的白线。
张卫国睁着眼,毫无睡意。
他悄悄坐起身,尽量不惊动身边熟睡的人。
他摸黑下了炕,趿拉着鞋,摸索着走到炕梢那口刷着红漆的旧板柜前。
打开柜门,一股樟脑混着旧棉布的味儿扑面而来。
他伸手进去,在最底下摸索着。
指尖触到一块硬邦邦、裹着油布的东西。
他小心地把它抽了出来。
油布解开,里面是两样东西。
一把枪身烤蓝幽深、握把处缠着暗红布条的驳壳枪——爷爷留下的盒子炮。
另一个,是那杆枪管细长、木托被摩挲得油亮的五六半自动。
他把枪轻轻放在炕沿上,又小心翼翼地从怀里贴身的口袋里,掏出那枚带着弹孔、冰凉沁骨的乾隆通宝铜钱。
他把铜钱放在两把枪中间。
月光下,铜钱黄澄澄的,中间的弹孔边缘光滑,透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它安静地躺在那里,像一只冰冷的眼睛,无声地凝视着他。
炕上,徐若琴似乎梦呓了一声,翻了个身。
张卫国猛地回头,借着月光看她安稳的睡颜,一只手还护着小腹。
那画面,温暖得让他心头发颤。
他再低头,看向炕沿上那两杆冰冷的铁疙瘩和那枚沉默的铜钱。
炕上的温热,炕沿的冰凉。
他心里那杆秤,一头压着沉甸甸的、滚烫的烟火人间,一头坠着冰冷入骨的、属于山林的野性与自由。
次日,张铁山刚从新房工地下来。
一身泥灰还没拍净,肩膀上搭着条看不出本色的汗巾子。
他刚迈进张卫国家院门,就听见灶房里徐若琴又是一阵干呕,动静不小。
李强正蹲院角给小斑梳毛呢,闻声嘿嘿一乐,拿胳膊肘捅咕捅咕旁边劈柴的张卫国。
“嘿,卫国!瞅见没?这动静,指定揣上了!咱老张家要添人进口啦!”
张卫国扔下斧头,脸上没啥表情,可那眼神亮得吓人,嘴角压不住地往上咧。
“瞎吵吵啥!八字没一撇!”
张铁山耳朵多尖啊,那“揣上了”仨字儿早就像炮仗似的在他耳朵边炸开!
前几天他就听屯子里的人说徐若琴怀孕了,可是一直忙的没能来问问。
他几步就蹿到了灶房门口,大嗓门震得窗户纸嗡嗡响:“若琴!真…真有了?!”
徐若琴扶着门框,脸臊得通红,手指头绞着围裙角,蚊子似的“嗯”了一声。
“哎呀我滴亲娘祖奶奶!”
张铁山一巴掌拍自己大腿上,震起一片灰。
“大好事儿啊!天大的好事儿!”
他乐得在当院直转磨磨,搓着那双满是老茧的大手。
“得告诉爷爷!让老爷子也跟着乐呵乐呵!”
他扭头就往外冲,没两步又刹住车,冲张卫国吼。
“还杵着干啥?拿纸笔去啊!上屯公所,用那好信纸!带红框儿的!”
张卫国也绷不住了,呲着牙乐。
“急啥眼!这就去!”
他撂下刚捡起的斧头,一溜烟跑了。
没多会儿,张卫国攥着几张印着红竖杠的“红旗”牌信纸和一瓶蓝黑墨水、一支“英雄”牌钢笔回来了。
张铁山早就把堂屋那张磨得油亮的炕桌擦了好几遍,娜塔莎也好奇地凑过来,蓝眼睛忽闪着。
“来来来!炕上坐!都坐!”
张铁山大手一挥,招呼徐若琴也上炕,自己盘腿坐在炕桌主位,像要开作战会议。
张卫国把信纸铺开,拧开墨水瓶盖,一股特有的化学味儿散开。
他捏着那支沉甸甸的钢笔,看向张铁山:“哥,你说,咋写?”
张铁山清了清嗓子,腰板挺得溜直,仿佛对面坐着张大兵。
“爷爷!见信如面!家里头天大的喜事儿!您老要抱大重孙子啦!”
徐若琴脸更红了,小声提醒:“哥……还没准儿是小子闺女呢…”
“都一样!都一样!”
张卫国也是忍不住的吐槽道,“就是啊大哥!”
“你这眼睛还能带预测男女是咋地?!”
张铁山大手一挥,不容置疑的说道。
“咱老张家的种,小子闺女都是宝!接着写!”
他指挥张卫国,“就写,若琴有喜了!反应挺大,闻点油腥就吐,但能吃能睡,精神头足着哩!您老放心!”
张卫国笔走龙蛇,钢笔尖在粗糙的信纸上划出沙沙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