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国眼睛瞬间亮了,可又很快暗下去,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目光扫过不远处运输队的方向:“县运输队是国营的,咱们个体户去找他们,人家能搭理吗?再说咱们这旧超市要的货时多时少,路线也不固定,他们怕是不愿意接——上次我路过运输队,听他们说只接大宗的固定活。”
“怕什么?现在改革开放了,他们也得算效益吧?”楚瑶抱着阿遥从超市里走出来,阿遥的小手抓着她的衣领,好奇地盯着拖拉机旁的旧粮囤支架,“只要价钱合适,把咱们旧超市扩张后需求大的情况说清楚,未必不能谈。”她心里想着:“运输是大问题,要是能靠上旁边的运输队,至少能解燃眉之急,也不用让卫国天天跑那破路。”
一直站在旁边没说话的王有亮突然开口,他往前站了半步,语气很肯定:“我有个战友去年转业到县运输队当调度,叫赵建军,当年在部队里,我们还一起守过边防。要不……我去问问?运输队离这旧粮站近,真能合作的话,拉货也方便。”他心里盘算着:“要是能帮宋家解决运输问题,也算是报答他们之前的信任,再说战友的情分,或许能通融,而且离旧粮站近,以后补货也快。”
“那我跟你一起去!”宋卫国立刻说道,眼里又有了光,“正好去运输队看看,要是能成,以后从市里拉货,直接就能送到这旧粮站超市,省不少事。”
“等等。”林薇叫住他们,声音很稳,“有亮哥去联系战友是条路,但咱们不能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卫国,你还是得再跑几趟市里,先把最紧缺的花生油、酱油补上,保证这旧超市的基本供应。我再去信用社问问贷款的事,多准备条路总没错。”她心里已经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只是还没完全敲定,怕说出来大家觉得冒险——毕竟这旧粮站超市刚扩张,手里的钱本就紧张。
于是两路人马分了工:宋卫国带着小虎,又往拖拉机上装了些空纸箱,忍着心疼发动了车子,拖拉机“突突”地开出旧粮站院坝;王有亮回屋换了身干净的蓝布褂子,口袋里揣了包烟,往不远处的县运输队赶去。
县运输队的院子里,十几辆解放牌卡车并排停着,车身是深绿色的,有些地方锈迹斑斑,却透着股结实劲儿。空气里飘着浓浓的机油味,几个穿着工装的师傅正围着卡车检修。王有亮找到调度室时,赵建军正趴在桌上写报表,钢笔在纸上“沙沙”响。
“老赵!”王有亮推开门,笑着走进去。
赵建军抬头一看,赶紧站起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亮!你怎么来了?快坐!”他给王有亮倒了杯热水,热气在杯口氤氲开来。
王有亮接过杯子,搓了搓手,开门见山:“我来是想求你帮个忙。我现在在县粮站旧仓库改的宋记超市帮忙,他们最近把超市扩了,货不够卖,需要常去市里拉货,想跟运输队合作——你们运输队离旧粮站近,拉货也方便。”
赵建军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敲了敲桌面,压低声音:“有亮啊,不是我不帮你。队里有规定,原则上不接个体户的活儿,怕麻烦。再说你们那旧超市要的货,量时大时小,路线也不固定,安排车辆太费劲了,队长那边不好交代。”
王有亮心里一沉,但还是不死心,他往前凑了凑,声音里带着恳意:“老赵,咱们可是一个战壕里滚过的兄弟,当年你在边防腿伤了,是我背你下的阵地,这点情分你还记着吧?他们超市是真需要帮忙,运费我们可以多付一些,就先试跑一趟,从市里拉货到旧粮站,要是顺利,你再跟队长说,行不行?”
赵建军看着王有亮,沉默了半天,终于叹了口气,拿起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支点燃:“行吧,看在咱们战友的情分上,我先安排一辆车,明天去市里跑一趟,直接送到旧粮站超市。要是顺利,我再跟队长申请长期合作。”
王有亮松了口气,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可宋卫国那边,却遇到了更大的麻烦。他和小虎开着拖拉机刚走了一半路,“砰”的一声响,后轮突然爆了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路边只有几棵枯树,太阳晒得地面发烫,空气里都是尘土味。
“该死!”宋卫国骂了一句,跳下车查看,轮胎已经瘪得像块破布。他和小虎只能动手换备胎,扳手拧得手都酸了,手心磨出了水泡,汗滴进眼睛里,涩得生疼。等换好胎,已经耽误了大半天,赶到市里批发市场时,好些紧俏的花生油、酱油都被批发完了,只抢到几箱红糖和几瓶醋。
回程时又下起了小雨,土路瞬间变成了泥坑,拖拉机好几次陷进去,宋卫国和小虎挽着裤腿,在泥里推车,溅得满身都是泥,活像两个泥人。宋卫国心里又急又气,想着旧粮站超市里空着的货架,想着林薇期盼的眼神,鼻子一阵发酸:“怎么就这么难?这旧超市刚扩张,要是断货久了,生意可就凉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