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清晨,阳光穿过议事大厅高大的窗格,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座见证了铜都城兴衰荣辱的大厅,在陈启团队不眠不休的抢修下,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庄严肃穆。
墙壁上的血污与刀痕被精心打磨过的石板覆盖,穹顶的破洞也被来自南洋的柚木修复,只是那崭新的木色,与周围饱经风霜的石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的那场浩劫。
大厅之内,气氛庄重、期待,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何维端坐于最上首的黑铁王座之上,他的身后,不再是冰冷的墙壁,而是一面刚刚由陈启绘制的巨大地图。
地图上,长河平原如同一条巨龙横卧,东方的大海与南方的群岛清晰可见,代表着这个文明已知的整个世界。
王座之下,约四十名在内战中幸存下来的公民齐聚一堂。
他们的坐席泾渭分明,形成了三个既独立又相互交融的团体。
一方,是以何山曾经的副官为首的铜都城老成派,他们经历了最惨烈的守城战,眼神中带着难以磨灭的悲怆与坚毅。
一方,是以林沐带来的几位上海港新生代公民为代表的海洋派,他们思维敏锐,眼界开阔,代表着联盟技术与商业的前沿。
最后一方,则是人数最少,却气势最盛的南洋派——李虎、陈启、吕宋等人。
他们是追随何维归来的开拓者,身上带着雨林的野性与黑铁的冰冷,是何维手中最锋利的剑。
大厅的角落里,何石、何川、余涛等军事将领肃立,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确保着这场关乎文明未来的会议,能在绝对的秩序下进行。
“诸位。”何维的声音响起,瞬间让整个大厅变得鸦雀无声。
“今日召集各位,是为了决定我们共同体的未来。”他目光如炬,直入主题,“战争的伤口尚未愈合,但文明的脚步不能停歇。我们不能再是一个松散的、各自为政的城市联盟。我们必须凝聚成一个拳头,拥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名字。”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用手轻轻划过那片广袤的土地。
“所以,我们今天的第一个议题——为我们的共同体,定一个名号。”
话音落下,大厅内响起一阵低低的私语。
片刻后,铜都城的一位老公民,也是何山曾经的民政官,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他须发皆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沟壑。
“盟主,”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老朽以为,我们发源于此,成长于此,我们的文明根基,便是这条哺育了我们的长河。不如,就名为‘大河之国’。简单明了,不忘根本。”
他的提议立刻得到了一些铜都城旧臣的附和。
在他们看来,这既是尊重传统,也暗含着铜都城作为“龙兴之地”的中心地位。
然而,来自上海港的一名年轻代表却站了起来,他的语气虽然恭敬,但观点却针锋相对:“尊敬的长者,您的提议固然有理。但我们联盟的疆域早已超越了长河的范围。上海港临于东海,南洋更是有万里之遥。若以‘大河’为名,是否会将海洋与群岛的同胞置于边缘之地?这不利于未来的融合。”
这番话立刻引起了上海港和南洋城代表的共鸣。
他们对“大河”的归属感,远不如对“海洋”来得亲切。
就在这时,一声洪亮的嗓音压过了所有的议论。
何石阔步而出,朗声说道:
“我认为,那些名字都太过软弱!”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狂热:“这片土地,是我父亲一手开创!是我父亲,从食人部落手中夺回了文明的火种!”
“是我父亲,带领我们战胜了草原的饿狼!”
“更是父亲,如天神下凡,半月之内荡平叛军,拯救了我们所有人!”
他振臂高呼:“父亲是我们的维神!是这片土地唯一的主宰!”
“所以,我们的国家,理应名为‘何维帝国’!或是‘维神之朝’!”
“用父亲的名字,作为我们永恒的旗帜,让他的神威震慑所有心怀不轨之徒,万世不移!”
李虎、吕宋等军方将领立刻高声附和,他们是何维强大武力的最直接见证者,对这种强者为尊的逻辑深以为然。
就连许多平民代表,也被这种简单直接的崇拜所感染。
然而,何月、林沐、陈启等人,却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
这又回到了“人治”的老路,将整个文明的命运,再次与一个人牢牢捆绑。
若是何维再次离开,历史的悲剧岂不是又要重演?
眼看大厅就要因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而陷入激烈的争吵,何维缓缓抬起了手。
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所有的声音便戛然而止。
“何石,”他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中既有赞许,也有否定,“你的忠诚毋庸置疑。但是,将一个文明的未来,寄托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脆弱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