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的释放:
美军“复仇者号”母舰腹部打开数个非标准的、仿佛生物腔道般的发射口。
成群的小型飞行器蜂拥而出,它们的外观与传统战机截然不同:流线型但不对称的机体,表面覆盖着类似几丁质的暗色生物装甲,装甲接缝处隐约可见脉冲式的生物荧光,推进器喷口闪烁着不祥的幽绿色光芒。它们没有座舱,整体更像某种巨大的、机械化的昆虫或深海生物。
swarm tactics (蜂群战术) - 死亡之舞:
这些“梦魇”战机并非杂乱无章地冲锋。它们通过某种生物神经感应网络或量子纠缠通信保持瞬间同步,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集群意识。
它们的行为模式令人头皮发麻:
超机动性:能做出远超人体承受极限和传统空气/太空动力学理论的机动动作,如瞬间的直角转弯、毫无征兆的急停、诡异的螺旋翻滚,仿佛完全无视惯性。
协同攻击:它们并非单打独斗。一部分战机以自杀式撞击吸引近防火力,另一部分则趁机贴近,从极刁钻的角度发动攻击。它们能瞬间散开躲避面积杀伤,又能迅速聚拢集中打击一点。
自适应学习:它们似乎在战斗中学习。中国飞行员和防空系统操作员发现,同样的战术和射击模式很快会失效,这些生物战机会迅速找到应对方法。
“腐蚀”与“感染”:
“梦魇”战机的攻击方式同样诡异:
生物等离子吐息:从机体前部的“口器”中喷射出粘稠的、高热的绿色等离子团。这种等离子体似乎带有腐蚀性,能迅速削弱战舰装甲,并对“相位偏移护盾”的能量节点产生干扰和过载效应。
酸性穿刺弹:发射一种装有强生物酸的穿刺弹头,命中后并非剧烈爆炸,而是熔穿装甲,向舰体内部喷射腐蚀液和可能存在的纳米机械或生物污染源。
“附着”与“钻孔”:一些战机直接撞击舰体,用其机械附肢牢牢固定,然后开始用某种高能钻头或更强的酸液试图钻入舰体内部。
心理层面的打击:
与冰冷的机器作战不同,面对这些仿佛有生命、有恶意的生物机械造物,许多中国官兵产生了本能的厌恶和恐惧。
通讯频道中充斥着紧张的呼喊:“它们又来了!打不中!”、“这东西在动!它在咬我的装甲!”、“小心!它们会从下面钻过来!”
看到被酸性弹药击中的友舰装甲如同被强酸腐蚀的金属般冒着气泡融化,或者被生物战机附着钻探的景象,对士气是一种无形的打击。
防御系统的困境:
传统的火控雷达和光学瞄准系统难以有效锁定这些高速、不规则机动的小型目标。
近防炮(CIWS)的弹幕往往被它们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躲过。
导弹的锁定和引信起爆也面临困难,很多导弹被诱骗或在近距离被它们灵巧地避开。
“赤龙号”的护盾虽然能偏转能量攻击,但对这些试图“贴脸”攻击和钻探的实体单位,防御效果大打折扣。
惨重的代价:
数艘中国护卫舰和驱逐舰在“梦魇”机群的集中攻击下受损严重。一艘“巡天级”护卫舰的引擎被多个酸性弹命中,动力丧失,开始缓慢旋转漂离战场。
另一艘驱逐舰的舰桥被生物等离子团直接命中,观察窗被腐蚀熔穿,内部发生灾难性后果。
即使是“赤龙号”,其外部传感器阵列、通讯天线、部分近防炮位也遭到了这些“太空蝗虫”的骚扰和破坏。
本章结尾:
中国舰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局面。前方是美军主力舰队的重火力轰击,周围是如同鬼魅般飞舞、撕咬的“梦魇”生物战机群。“赤龙号”如同被狼群和猎人同时围攻的巨兽,虽然护盾暂时顶住了猎人的子弹,却被狼群不断撕开伤口,消耗着体力与精力。如何应对这种非对称的、令人不安的生物机械蜂群战术,成为了中国指挥官们亟待解决的噩梦。
喜欢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南天门计划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