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霄麟放下行李再进书房时,发现墙上多了一幅装裱好的题字,正是王老的墨宝。老郭这个人,最讲究的就是体面。
“坐,今天说两件事。”老郭递过一杯茶,郭霄麟接过却没急着喝。
“第一件,给你找经纪人的事有结果了,正在谈。”
“爸,我说相声的要什么经纪人?”郭霄麟从心里抵触经纪人,尤其是男的。有徳芸社撑着,他干什么不是顺风顺水?
“必须有!你以为后勤那些人能顾得上?早就跟你说过,术业有专攻。说相声归说相声,以后在圈里混,少不了经纪人。”
看这架势是没有回旋余地了,郭霄麟一脸不情愿,就怕老郭安排一个“监工”天天盯着自己。
“第二件事,这次演出你得给我捧哏——你师兄家孩子病了,他走不开。”
“?!”
郭霄麟一脸疑惑,仿佛头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问号——他根本不懂什么是捧哏。
“二队长比咱们强百倍吧?”
隼越的捧哏水平口碑很好,社里人都把他当成鱼谦的 **。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让你当捧哏还委屈你?”老郭眯着眼问。
“不是说是不是委屈的问题。我是真的不会捧哏!要说贯口我还能应付,正经对口相声我真的不行。”
“谁说要对口相声了?”老郭一句话让郭霄麟无言以对。
“放心,就让你上台唱一段祝寿词,不会为难你。”
“行吧……”郭霄麟只能答应,心里想着到时候再随机应变。
这时徳芸社APP突然弹出一条醒目的通知。网友们迅速转战微博讨论:
“老郭要办万人相声大会!”
“疯了吧?万人场是说相声还是开演唱会?”
“听说是给夫人庆生,所有徒弟都要轮流上台。”
“票呢?开始抢了吗?”
“最早也得明后天,这种规模肯定要先造势。”
宣传海报上,老郭独占C位,身后是栾芸平和其他徒弟。随后发布的第二版海报中,郭霄麟和岳芸朋的单独照片引发粉丝狂热。
郭霄麟超话瞬间炸开了锅:
“太子爷终于出来了!之前拍电影让我们天天守着APP等消息。”
“组队抢票的姐妹们,直接包五十人团购!”
“就怕手速不够快!”
超话里自发组织的抢票队伍已经集结近三十支,当然也有选择独自抢票的散客——全凭自愿,各显神通。
这个消息传到相声界后,侯暗猾、何猥这些人还在四处煽风 ** ,嚷嚷着什么破坏规矩、糟蹋传统。
反而是真正的老艺术家们表示支持。相声能发展到现在有多不容易?说到底不过是个谋生的手艺,规矩只有一条:把活儿练好,让观众开心。台下坐满人比什么都重要。
多少前辈在吃不饱饭的时候闯出一条路,就是为了让后人能在万人场馆说相声——这不正是他们一生的期望吗?
九十年代末,相声几乎成了街头乞讨的营生。是老郭把这门艺术拉回剧场,让观众心甘情愿掏钱买票。不管同行多嫉妒,事实摆在眼前:他不仅救活了这个行业,还养活了很多人靠相声吃饭。
————
万人专场开票前预热了两天。
大剧院有固定的一万二个座位,加上临时增设的座位,最多能容纳两万人。后台一直在盯着数据测算:如果上午能卖出八千张票,这场演出就算成功了。
老郭坐在书房里喝茶,录音机里放着郭霄麟唱的《探清水河》。自从儿子去拍戏后,这几段小曲就成了他的单曲循环。偶尔跟着哼两句,心里却总有些疑问——就连鱼谦和他媳妇都说这孩子唱得比自己还好,可这孩子明明是自己一手教出来的?
十八岁前还 ** 无奇,怎么今年突然就开窍了?有时候老郭甚至怀疑:该不会一觉醒来,发现这一切都是做梦吧?
正想着,电话响了。
“喂?”
“董事长,早上售票的情况……”
“出问题了吗?”他立刻紧张起来。
“没有问题,票全都卖完了!一万两千三百二十三张,一张都没剩下!”
老郭正端着茶杯,听到这话差点呛到。
“全卖完了?这么快?”
“是的,我们反复核对过数据,款项也已经到账。”
老郭摸了摸光秃的脑袋,满脸疑惑:“怎么回事?问过原因吗?”
“查过了,很多观众留言说……是冲着太子爷来的。”
徳芸社能被称为“太子爷”的也就两个,小的那个还上不了台,所以肯定是指郭霄麟了。
老郭一直低估了郭霄麟的人气。当然,他不是自夸,这一万张票中,至少有一半是冲着徳芸社和他自己来的。
至于剩下的那一半……
老郭摸了摸脸,心里想:当年要是自己有郭霄麟这副长相,跨界演综艺、拍电影,是不是也能这么火?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董事长,要不要加座?APP上很多人都抱怨没抢到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