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母子之间的对话,郭霄麟把手机调成免提放在一边。老太太一边织毛衣,一边和儿子说话。郭霄麟带着摄像师到屋外等待,直到老太太叫他们才回来。
“谢谢你,小伙子!”
“奶奶,再聊一会儿吧?”
才说了不到十分钟,郭霄麟就觉得时间太短了。
“怕影响他工作。”老人说,“他说下周休息要回村,还要带孙子孙女来看我。”说着,她露出笑容,这是唯一能让她停下手中活计的喜讯。
“孩子们一定很喜欢玩。楼下有布老虎和一些小玩具,给您留几个?”
“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您等一下。”
老人的愿望总是这么简单。郭霄麟拿了几样玩具,老人像得到了珍宝一样收好,准备留给孙辈们。
看着老人真诚的笑容,弹幕上纷纷留言:
“真暖心!我在北京漂了好几年,每次妈妈打电话都说忙,其实是因为怕回家……”
“作为过来人劝你回去看看。父母最惦记的是你的身体。”
“我要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下乡送温暖活动,不能再懒散了!”
“说得对,尽自己所能多帮点忙。以前去敬老院总觉得是在走形式,现在才明白,要给老人真正需要的东西……”
郭霄麟按照这个思路行动,只要老人愿意让他进屋,他总能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需求。有时只是换个灯泡,或是从书架高处取一本书。
为此,郭霄麟特意回家一趟,在工具间做了一个带扶手的小木梯,既结实又安全,让老人们能随时自己取放书本。
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他的帮助总是恰到好处。中午时分,老年活动中心的食堂提供午餐,志愿者也可以和老人们一起吃免费的饭菜。
郭霄麟刚帮一位老婆婆挂好晾衣绳,来得稍晚。除了彭澎和沈藤已经吃完,其他人还在吃饭。
“霄麟,上午怎么样?”何老师端着饭盘招呼他过来坐下。
“还不错,收集到八位老人的笑容!”郭霄麟话音刚落,赵晶麦就惊讶地说:“真的假的?我跑上跑下才收集到三个!”
“不信你可以问问跟拍的摄像师。”郭霄麟指着身后的摄影师,对方一上午都在跟拍。
“太厉害了!璐璐也做得不错,我们组收集了五个。”何老师的话让璇璐有些不好意思:“都是何老师带着我……”
“比我们强多了,我和老徐只在棋盘上收获了三个。”黄三石和徐征上午在院子里陪老人下棋,你来我往十几局,各有胜负。老人们第一次和外人下棋,玩得很开心。
彭澎和沈藤那组还没统计,看他们匆匆吃完饭又去找老人,估计还没开始收集。
目前总共收集到十九位老人的笑容,活动中心里还有三十多位老人等着接触。
“对了霄麟,”何老师突然想起来,“有位老人特别热情,但我们没能帮上忙。不是非要收集笑容,主要是看他一个人挺孤单的……”
“何老师,具体情况说说吧。”
何老师回忆他和璇璐去看望老人时,在西院遇见一位总坐在台阶边的老人。他手里总是拿着乒乓球拍,显得很孤单。看到他们来,老人热情地招呼,并带他们参观了自己的“小天地”。
那间不大屋子里放着一张紧贴墙的乒乓球桌,地上散落着几个乒乓球。老人经常独自对着墙练习,晚上回家就反复看乒乓球比赛节目,跟着电视里的动作挥拍。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和专业运动员打一场。
虽然这个梦想还很遥远,但现在他只希望能遇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可惜老年活动中心里会打球的人很少,连何老师和璇璐一起都轻易被老人打败。“我们毕竟是业余的,”何老师不好意思地说,“老爷子肯定是天赋好又勤快练,真是个高手。”
郭霄麟觉得只要让老人痛快地打一场,就能让他露出笑容。但何老师为什么只跟他说这件事?其实何老师自己也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遇到难事就会想到找郭霄麟帮忙。
此时老人还在台阶旁,独自挥拍想象着与高手对决。郭霄麟解决完其他两位老人的问题后,特意来到西院找这位老人。
“老爷爷。”
“有事吗,小伙子?”老人停下练习,没有一丝不悦,反而亲切地站起来。
“我想和您打乒乓球。虽然水平一般,但希望能陪您多打几局。”
“打球?”老人看着郭霄麟兴致勃勃的样子,爽快地答应了。
因为室内空间太小,郭霄麟一个人把球桌搬到院子里。“年轻人力气真大。”“老爷爷,我们开始吧!”其实郭霄麟根本不会打乒乓球……
他的握拍姿势暴露了生疏,但老人没点破,心想这孩子可能是为了让自己开心。
第一球飞来,郭霄麟慌乱挥拍。球弹起的瞬间,老人手腕一抖,一记反手推挡将球准确送回。郭霄麟下意识发力回击——
“啪!”
乒乓球直接飞出球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