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石用熬制的鸡汤做芸吞面的汤底,完全不加味精。“鲜虾”两个字分开来看——“鲜”是指汤的鲜美,“虾”才是主角。随后上桌的避风塘虾球香气扑鼻,蒜蓉爆炒的香味四溢。虾球裹着面粉和面包糠,复炸后外酥里嫩。
黄三石几乎买光了市场上所有的海虾,分量十足。“真厉害,你是叫黄三石吧?”马小玲的普通话比一般的港圈艺人标准得多。黄三石笑着回答:“是,马 ** 尝尝看,有没有港式风味。”
“光闻着就特别正宗!”马小玲先舀了一勺芸吞汤。她竖起的大拇指胜过千言万语,众人纷纷动筷。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一碗热腾腾的芸吞面和香脆的虾球,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少吃点吧……哥哥你帮我吃这些芸吞,还有面。”张仔风觉得面太好吃,怕自己控制不住,直接把碗里的芸吞分了一大半给郭霄麟。
冬天要存些脂肪才好。郭霄麟见她碗里所剩不多,还以为她不再吃了。
马小玲的目光也被屋内这对年轻人吸引。青春洋溢的他们,她在**许久未见,刚到内地就碰上了两位。
午饭后,马小玲主动帮忙收拾碗碟。擦干净的餐具整齐地放在竹篮里,郭霄麟稳稳地端着满满一筐碗筷往前走,张仔风一直跟在后面。
“马**有没有在这样的乡村住过?”何老师随口问。
马小玲轻轻摇头。虽然经常参加慈善活动,但亲身体验乡村生活还是第一次。
“要不要去村里转转?”何老师邀请道。
还没等马小玲回答,节目组的王导又出现了。看到他,除了马小玲外,其他人都露出警惕的眼神。
“这次是真的正事,绝对安全!”王导急忙解释,想挽回之前的信誉,“临近年底,我们已经给老人发过物资了。这次有爱心人士捐了学校一批东西,下午需要大家帮忙运送。”
听是公益活动,马小玲欣然同意。黄三石提议:“多带点保暖衣物,昨天看到不少孩子冻得流鼻涕。”
运输工作随即开始。爱心物资需要人工搬到山坡上的学校,郭霄麟负责控制推车方向。来回六十多次,他一直没休息。黄三石等人则抓紧分发物资,尽量不打扰学生上课。
在这所乡村学校,孩子们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为了不影响教学,物资按班级集中配送,秩序井然。
郭霄麟独自搬完第八批物资。彭澎早已累得坐在角落,全程都是他一个人把东西扛上楼的。
“仔风来帮忙拿东西。”
他之前让张仔风在这里等着,结果来的是马小玲。
“玲姨?让我来吧……”郭霄麟最近知道马小玲腰椎不舒服,搬重物上楼可能会加重伤势。
“没关系,这两箱不算什么。倒是你该歇一会儿,别太累了。”
马小玲轻松地抱起两箱物资往楼上走。这时黄三石正扶着何老师慢慢从楼梯下来。
郭霄麟顾不上休息,快步上前:“何老师还好吗?”
“炯炯的旧病又犯了,陪我上下几趟就撑不住了。”
“没事,躺一会儿就好。”何老师强撑笑容,不想因为腰伤耽误运送物资。
“让我试试。我常给师父做推拿,可能能缓解一下。”郭霄麟昨天用一万四千声望换来的[达摩正骨手]终于派上用场了。
“你会推拿?”黄三石惊讶不已。
“略懂一些,现在按摩效果最好。”郭霄麟卷起袖子准备动手。黄三石半信半疑地把何老师扶到石凳上坐下。
郭霄麟蹲下身,双手从尾椎开始发力。“何老师如果觉得疼,不用忍着。”黄三石看着他动作大开大合,不禁为何老师担心。
“开始了吗?”何老师早已做好忍受疼痛的准备,经提醒才意识到那双用力的手,只是在腰椎处带来温暖的按压,没有一丝痛感。
当马小玲送完物资下楼时,正好看见郭霄麟为何老师推拿的情景。为了治疗腰疾,她曾拜访多位名医,认得几位真正有本事的大师手法,而眼前的少年手法与他们如出一辙——外行人看起来杂乱无章,实则暗藏奥妙。
大约十分钟之后,郭霄麟收功。何老师顿时感觉一股暖流自尾椎升起,整个背脊仿佛沐浴春风,在寒冷的冬天里说不出的舒爽。
“不疼了。”何老师起身活动腰肢,左右各转三圈,行动已无大碍。
“真的没事了吗?炯炯,你不会是和霄麟串通好骗我的吧……这才多久,平时泰式按摩至少半小时才有效果!”
“我骗你干嘛,刚才疼得直不起腰你不是看到了吗?”何老师确实没必要装,他笑着看向郭霄麟,“你这按摩手法跟谁学的?于大爷真有这本事?”
“可能是我天赋异禀吧。”郭霄麟含糊带过。
“既然没事了,咱们赶紧搬东西吧,我再回去拉一趟。”
“行,抓紧时间,别耽误学生上课。”
黄三石还特意叮嘱郭霄麟,回去后也帮他按一按,整天弯腰做饭太累了,郭霄麟爽快地答应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