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时顾飞曾竭力劝阻那人,言明双方无冤无仇,实不必闹到如此地步。
奈何徒劳无功。
那人固执己见,一心笃信心中执念。
事已至此,怨不得旁人,只怪恒王自食其果。
待**平息,顾飞返回天启城。萧熊观其神色便知事已了结,微微颔首未再多言。虽不愿见这般结局,却也明白错不在顾飞。
他已知晓事情始末,真正铸成大错的是恒王。而今恒王已为其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这便足够了。
正是众人期盼的结局。
羽化真仙闻讯匆忙赶来。他原不知顾飞独自寻恒王之事,若早知晓,定不会允其孤身犯险——他深知恒王功力高强且狡诈多端,稍有不慎便恐生变。
所幸眼见顾飞安然归来,终是松了口气。
既知恒王来犯,为何不告知于我?这般孤身赴险,若有不测该如何是好!言语间难掩责备之意。如今二人情谊日笃,早非当年主从之谊。共同历经生死后,反倒这般直言相谏更显亲近。
羽化真仙确是真心忧虑顾飞安危,恐其重蹈覆辙——毕竟前次便着了恒王之道。
不必忧心,我去时恒王已负重伤,正是趁此良机了结此事。如今祸首已除,这场劫难总算彻底平息。
望着羽化真仙忧心忡忡的神情,顾飞连忙解释起来。
倘若恒王未受损伤处于全盛状态,顾飞绝不会贸然出手。
他必定会精心筹备,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眼下的情形却截然不同——
那家伙身负重伤,此乃天赐良机。若先通知羽化真仙,恐怕会错失擒拿恒王的最佳时机。
顾飞当机立断,认定铲除恒王才是当务之急。
羽化真仙听罢,虽感无奈却无言以对。
这番说辞确实在理,令他难以反驳。
下次遇险定要与我同行,断不可再独自涉险。
羽化真仙轻叹一声,郑重叮嘱道。
顾飞连连颔首应允,这才让对方面色稍霁。
此番行动总算解除了他们长久以来的心头大患。
昔日恒王尚在时,众人始终提心吊胆。
他们都明白,那个睚眦必报的家伙绝不会善罢甘休。
如今压在胸口的巨石终于卸下。
恒王已死。
但众人仍需留守天启城。
此前为求城主萧熊相助恢复实力,顾飞早已立约镇守此地。
时机已至,顾飞即将履行530之约。
萧熊独自留守天启城,心中仍存疑虑。他无法确定顾飞与羽化真仙是否会信守承诺。虽然二人已应允留下,但背信弃义之事并非不可能。若他们阳奉阴违,暗中另有所图,局面将变得异常棘手。因此,萧熊始终在等待二人表明立场。
而顾飞与羽化真仙虽未明言,行动却已昭示心迹。他们始终驻守城中,绝口不提离去之意。见此情形,萧熊终于放下心来。按理说,恒王之事已了,二人修为尽复,若有去意,早该启程。既然至今未走,足见其去留之志。
此后天启城确遇**。毕竟雄城矗立,难免遭人觊觎。顾飞二人皆倾力相助,助萧熊化解危机。
先前顾飞诛杀恒王之事,早已传遍四方。此事无可遮掩,何况顾飞本就不欲掩饰。在他看来,真正理亏之人当属恒王。每逢问及此事,他必详述始末:初不识恒王,是对方先行挑衅,扬言取命,更令己身受创,方才出手诛之。
恒王威名远播,只因修为高绝。曾有不少**拜其门下,然其独来独往,终未收徒。自众人听闻顾飞轻取恒王性命,其名遂广为流传。
了解到顾飞的实力确实非同凡响,许多人都萌生了拜他为师的念头。
......
先前那位恒王的实力已经相当惊人,而顾飞的能耐恐怕更在恒王之上,否则他怎会有能力击败恒王?
没错,听闻顾飞在剑术上造诣极深,若能拜他为师,我们的实力必定能突飞猛进!
有人对顾飞的实力表示认可,并开始憧憬能成为他的**。
只是不知道他是否愿意收徒?像他们这样的强者,想必不会轻易接纳徒弟吧!
但也有人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认为实力超群之人多半不愿随意收徒,即便愿意,条件也必定极为严苛。
因此,他们心中不禁有些犹豫,觉得自己与对方的差距或许太远。
有什么可担心的?虽然难度不小,但也不能轻易放弃!
我也觉得,顾飞从未明确表示不愿收徒,只要他没拒绝,或许他内心也想将自己的武学传承下去呢?
无论如何都值得一试,失败了就当没这回事,成功了岂不是多了一位强悍的师父?
光是想想就让人心动,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尽管失败的可能性很高,但他们仍认为值得尝试。
于是,众多武者纷纷前去寻找顾飞,希望能拜入他的门下。
顾飞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名声会因此传开,更没料到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
起初,有人找到顾飞,直言想成为他的徒弟,他一时有些错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