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最多的正是那些画手——这个年代画漫画的,多是性格内向的宅男,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因此纷纷离开。
行政和营销人员离开,黄玉郎并不太担心,只要薪资够高,将来不愁招不到人。
但这些画手,是他多年精心培养而成。培养一个成熟画手,往往需要数年时间。
他们的离去,让本已濒临崩溃的黄玉郎彻底心灰意冷。
这一刻,他恨透了刘照天,但更后悔自己当初不该耍手段去招惹刘照天。
他一直清楚刘照天的威名,也知道对方不好对付。
但他原以为,若正面竞争,初期自己应能占上风。
或许几年后,刘照天才会凭借雄厚财力与内地市场优势,逐渐蚕食香江漫画市场。
或许到那时,我自己都已经成功转型了。
这根本就是我自己在故意找茬。
沉默良久,黄玉郎嘴唇微动,脸上写满了悔恨与自责。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如今后悔已经太迟。做了不该做的事,注定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面对香江这场反漫画活动,黄玉郎根本无力对抗。
如果换成香江那些能量巨大的顶级大佬,或许还有办法先把事情压下来,再慢慢周旋,但黄玉郎没有这个能力。
更何况,刘照天早有预谋。他先是利用报刊的力量,让大众认识到市面上漫画的负面影响。
之后又促使葛瑞丝加入战局。
只要有这个“搅局者”在场,一旦她看到好处,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插一脚。
再加上刘照天不断火上浇油,短短几天,黄玉郎就被彻底击垮,连带整个漫画行业也遭受重创。
黄玉郎终究只是个普通人,面对如此恶劣的形势,他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束手无策。
刘照天也只能说是黄玉郎自己倒霉,撞到了枪口上。
其实他本来就打算用这种方式整顿香江的漫画市场。
最初他并没有把目标放在黄玉郎身上,毕竟两人之间多少有些情分。
当初他想进入漫画行业时,查老曾带他去拜访过黄玉郎。
虽然两人没有深谈,但多少也算有点交情。
可偏偏黄玉郎主动针对他,于是刘照天便展开了反击。
如今黄玉郎的命运已成定局,但刘照天的计划还未结束。
这不过是个前奏罢了!
剩下的事情,他无需亲自介入,有葛瑞丝在。
她必然会把漫画界搅得天翻地覆。
刘照天只需等待事情尘埃落定,再来收拾残局。
然而,破坏容易建设难。
刘照天既然要进入漫画行业,又怎会愿意看着整个行业彻底沉沦?那最终损害的,也是他自己的利益。
让香江漫画行业烂大街并非他的目的,下一步,他自然是要重新振兴这个行业!
这次由于葛瑞丝冲在前面,她也因此进入了公众视野。
她尝到了甜头,自然不会轻易收手。
协会也借机吸纳了不少人,影响力大幅提升。
刘照天得知后,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外国女人善于把握时机。
她太懂得如何见缝插针、借势而为了。
但刘照天也始终在暗中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如今葛瑞丝一呼百应,追随者众多。
她这么做是为了掌握话语权。
而那些年轻女孩单纯出于好奇,便懵懵懂懂加入了她的协会。
渐渐地,刘照天察觉到女权思想似乎在香江逐渐兴起。
这绝不是可以轻视的东西。
它简直是碰不得的禁忌,沾上就难以脱身。
而且刘照天自己的婚姻与家庭,正是她们重点针对的对象之一。
刘照天的恐惧并非没有缘由,他了解后来的发展。
他清楚这股力量的疯狂,也知它在东南亚曾掀起巨大风浪。
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她们的活动就越激烈。
它还会依据各国文化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
比如韩国的风气本就压抑,女权最终走向了极端。
尽管具体事件不便举例,但只要想到那种极端行径,刘照天仍不免冒出冷汗。
直到韩国经济下滑,这股潮流才逐渐平息。
与韩国相比,更广为人知的是日本女权的嚣张。
有名的例子就是“女孩的三个钱包”,也有人称之为《舔狗细分法案》。
因为每个女孩身边都围绕着大量追求者。
这些追求者各司其职:
有的是司机,负责接送;
有的是饭票,负责请客吃饭;
有的是提款机,专送奢侈品。
而她们并不会从这些追求者中选择伴侣,而是心中另有“真命天子”。
若不是日本经济后来衰退,许多男性选择躺平,
这场闹剧不知会持续到何时。
眼下香江经济繁荣,正好为她们提供了生存土壤,刘照天不得不警惕。
这东西看似不起眼,破坏力却极强。
不仅破坏社会安定,还会阻碍经济发展。
协会日益壮大,但葛瑞丝并未因会员增多而忘记初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