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长带着满载装备的车队离开了王家湾,留下的不仅是略显“缩水”但依旧厚实的家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望和即将扩编的激动。
李云龙、赵刚、孔捷三人立刻召集了全团所有营、连级干部以及团直属分队的主官,齐聚在原本略显拥挤、如今却显得格外庄严的团部窑洞里。打谷场上的喧嚣暂歇,但空气中弥漫的却是更加炽热和紧迫的气息。
人员到齐,黑压压一片,都是经历了血火考验的骨干。前排坐着张大彪、沈泉、王怀保、王承柱、孙德胜、林骁、小六子、李德发、虎子、刘铁柱等营连主官,后排则是各连的连长、指导员,人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锐利,神情肃穆。他们知道,一场大战之后,必有新的格局。
李云龙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的正是赵刚根据扣除旅长拉走的份额后,精心核算出的最新家底清单,以及那份来自总部的、墨迹未干的电令。
“同志们!”李云龙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如同钝刀刮过生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都静一静!仗打完了,咱们新一团活下来了,而且,咱们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前程!总部老总们信得过咱们,给了咱们天大的信任和担子!”
他扬了扬手中的电令,声音陡然拔高:“总部命令!即日起,我八路军129师386旅新一团,正式扩编为——八路军129师新一旅!老子,李云龙,任旅长!
政委赵刚同志,代理旅政治委员!副团长孔捷同志,任副旅长!”
窑洞里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兴奋喘息和低低的叫好声,所有干部的眼睛都亮了,激动地交换着眼神。
“都别高兴得太早!”李云龙虎着脸,但眼角的笑意却藏不住,“官升了,队伍大了,担子也更他娘的重了!咱们现在是旅了!不是那个钻山沟、打游击的团了!往后要打的是更大规模的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变得沉重:“咱们的新一旅,是建立在牺牲了一千五百多名好兄弟的尸骨上的!这份家业,来得不易!”
他拿起另一张清单,“老赵,你把咱们现在的老底子,给同志们念念,让大家都心里有数!”
赵刚站起身,拿起清单,声音清晰而沉稳:“同志们,根据战后统计,以及旅部此次的分配,我新一旅目前实有人员,包括原有幸存官兵、轻伤员归队、以及经过教育自愿加入我军的七百名原伪军弟兄,共计约三千一百人。”
这个数字让在座的许多干部神色一黯,想起了那些倒下的面孔,但随即又挺起了胸膛,三千一百经过战火淬炼或决心改邪归正的汉子,就是新旅的根基。
“武器装备方面,”赵刚继续念道,声音提高了些,带着鼓舞,“我们虽经苦战和上交,但根基犹在!”
火炮: 四一式山炮3门!九二式步兵炮4门!九七式90毫米迫击炮10门!民国二十年式76毫米高射炮2门!高射机枪2挺!
枪支: 三八式步枪约4100支!汉阳造等步枪约1200支!轻机枪(歪把子、捷克式)130挺!重机枪(九二式、马克沁)20挺!百式(晋造)冲锋枪约120支!掷弹筒95具!
弹药: 各类子弹约27万发!手榴弹/榴弹约枚!各类炮弹约1100发(山炮/步兵炮弹约480,迫击炮弹约520,高射炮弹约120)!
其他: 卡车6辆,驮马180匹,电台3部,粮食被服药品充足。
念到这些数字,干部们的腰杆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这些硬家伙,就是底气!
“好了,家底清楚了!”李云龙接过话头,声音如同洪钟,“现在,老子宣布新一旅编制和干部任命!都听清楚了,回去立刻执行!”
“旅长: 李云龙!”
“代理政委: 赵刚!”
窑洞里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兴奋喘息和低低的叫好声。
李云龙抬手压了压,目光转向身旁的孔捷,声音洪亮继续说道:“至于副旅长的人选,总部命令暂未明确。但是!”
他环视全场,语气斩钉截铁,“我跟政委老赵商量过了,孔捷同志,跟着咱们新一团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有能力,有功劳,更有担当!
这个副旅长的担子,他挑得起来!我们已经联名向总部发电,建议并请求批准,由孔捷同志,担任咱们新一旅的副旅长!在总部新命令到来前,旅里的军事工作,由孔捷同志先协助我负责!”
这番话一出,台下众人纷纷点头,看向孔捷的目光充满了认同。孔捷本人也是胸膛一挺,神情激动,眼中闪烁着感激与坚定的光芒。
“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由总部另行委派,不日到任!”
“下辖四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特务营、旅直属工兵连、通讯连、尖刀队、野战医院、后勤处!”
“第一团!”李云龙目光首先投向张大彪,“团长:张大彪!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配3门90迫击炮)!你一团是主力,老兵骨干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