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夜月为了“红手套还是外放”这个终极哲学问题(兼社死方向选择)薅掉第N根头发时,他的海上贸易公司——“逆戟鲸商贸”,却在他本人无暇他顾的情况下,如同被施加了生长祝福的苏尼亚岛蘑菇,迎来了爆炸式的扩张。
这一切,都源于他那“雾都仲裁官”马甲在贝克兰德大雾霾事件中打出的“赫赫凶名”(以及难以言喻的公众形象)。
首先,是官方层面的绿灯与“友情赞助”。
值夜者总部那边,不知道是出于对他“功绩”的补偿,还是单纯希望他这个不稳定因素有点正经事做少惹麻烦,默许了“逆戟鲸商贸”与教会部分外围产业进行“有限度”的合作。一些原本需要复杂审批的港口许可、特定货物通关文件,现在变得顺畅了许多。
而军方那边,则更加直接。之前那份关于“特供清洁剂”的订单不仅没有取消,反而追加了数量,并且暗示如果“逆戟鲸商贸”能稳定供应“达到贝克兰德东区示范标准”的同类产品,军方可以考虑将其列入长期供应商名单。负责接洽的巴顿战战兢兢地送来样品(就是普通强效除垢剂和消毒水混合,夜月严禁他使用原版配方),军方验收人员闻了闻,皱了皱眉,又看了看报告上关于“雾都仲裁官”战斗方式的描述,居然……点头通过了!
“他们可能觉得,味道不够冲,反而说明我们偷工减料了……”巴顿一脸魔幻地对夜月汇报。
【深渊之力】对此表示赞赏:“看!连钢铁与火焰的象征都屈服于我们的‘威慑’!商业,亦是战争与掠夺的一种形式!”
【邪神污染】则在分析军方订单的深层意义:“…@#¥%…世俗力量对‘混沌净化’概念的认可…#¥%…”
其次,是地下世界与灰色渠道的“主动投诚”。
贝克兰德东区的幸存者们,或许不知道夜月·史密斯是谁,但“雾都仲裁官”的传说(包括但不限于:垃圾堆战神、海鲜风味拯救者、门板破坏王、魔女看了都摇头的狠人)已经深入人心。当消息灵通人士将“逆戟鲸商贸”与这位狠人联系起来后,许多原本需要威逼利诱才能打通的关节,现在变得异常顺畅。
码头的帮派头目会主动约束手下,不去骚扰“逆戟鲸”的船只和货物,甚至还会提供一些“内部消息”以示友好——毕竟,谁也不想哪天晚上被一个戴着鱼骨面具(虽然据说面具已经碎了)、浑身散发着诡异气味的家伙找上门来“仲裁”一下自家的“环境卫生”问题。
一些原本瞧不上“逆戟鲸”这种小公司的走私商人,也开始主动寻求合作,希望能借助这层“保护色”。巴顿甚至收到过几份来自不明势力的“干股”赠予,只求挂个名,或者在某些“敏感”货物过关时,能借用一下“逆戟鲸”的旗号。
【连环杀手】对此传来愉悦的波动:“无形的‘威慑’……才是最高明的‘狩猎’。”
【武器大师】若有所思:“‘名号’本身,亦可成为护身的‘武器’。”
最后,是商业上的意外“品牌效应”。
不知从何时起,在普利兹港及周边海域的水手和商人圈子里,开始流传一个说法:乘坐“逆戟鲸”的船,或者使用他们经手的货物,能一定程度上“辟邪”。理由五花八门——有说因为那位“仲裁官”大人杀过太多邪教徒,煞气重,宵小避易;有说他们的船被某种“海鲜之神”祝福过(这倒是歪打正着,沾了点【航海家】的光);更离谱的是,有人说“逆戟鲸”的货舱里常年备着那种连魔女都能熏跑的“特制消毒水”,足以净化任何不干净的东西!
于是,“逆戟鲸商贸”的运输业务和货物信誉度莫名其妙地飙升,保险费率都下降了几个点。巴顿趁机拓展了好几条新航线,甚至还接到了几单运送“敏感”(但合法)神秘学材料的委托,对方明确表示是冲着“逆戟鲸”的“安全口碑”来的。
夜月看着巴顿呈上来的、几乎是指数级增长的财务报表和业务拓展计划书,心情复杂得如同喝了掺着蜂蜜的浓缩海藻膏。
他啥也没干(养伤+纠结),只是顶着“仲裁官”的名头出去社死了一圈,他的公司就快变成鲁恩东南海域的商业新星了?!
“这算什么?”他捏着眉心,对脑子里的“房客”们吐槽,“社死变现?还是恶名资产化?”
【深渊之力】理直气壮:“力量即是权力!恐惧即是财富!这才是世界的真理!”
【邪神污染】深表赞同:“…@#¥%…混沌的涟漪…于世俗领域激荡出秩序的浪花…#¥%…”
巴顿则是红光满面,兴奋地规划着未来:“老板!照这个势头,我们可以考虑购买新船了!甚至可以在康斯顿或者奥拉维开设分公司!到时候,无论您选择去哪里高就,咱们的产业都能提前铺过去!”
听到“康斯顿”和“奥拉维”,夜月心中一动。这似乎……为他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考量维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