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冬。成都西北,西山深处。
这里是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一座被特意选中的、三面环山的碗状谷地,如今已被改造成戒备森严的秘密试验场。高达丈余的夯土墙混合着石块将山谷入口封堵,仅留一处重兵把守的辕门。谷内,依山挖掘了多处窑洞,用于存放物资和人员隐蔽,空地上则修建了固定的射击位和观测台。
时值隆冬,山谷内寒风呼啸,呵气成霜。但所有在场人员,从守卫的“白毦卫”士兵到那些身穿耐磨工装、面容被炭火熏得黝黑的工匠,都神情亢奋,目光灼灼地聚焦在场地中央。
月英亲临现场,她穿着一件厚实的狐裘,俏脸被寒风冻得微红,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紧盯着前方那尊庞然大物。
那是一尊通体黝黑、闪烁着金属冷光的管状物——原始的前装滑膛火炮。炮身长约八尺(约1.9米),口径约三寸三分(约10厘米),由“金鳞”工坊采用最新的“灌钢法”整体铸造而成,为了确保强度,炮壁极厚,显得异常粗壮结实。炮身外部还刻意铸造了几道加强筋。火炮架在一个结构复杂的木质炮架上,炮架装有轮子便于移动,后方有坚实的驻锄用于抵消后坐力。
负责此项目的,是原“神机营”火器坊主事,现已被提拔为“将作司”火器局令的墨匠,名叫公输衡。他家族世代为匠,本人更是痴迷于机巧之物,被月英的知识折服后,成为最核心的技术骨干之一。
“夫人,”公输衡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他指着火炮,详细介绍着,“此炮,按夫人赐名,谓之‘震天壹型’。炮身乃用‘金鳞钢’三次淬火所铸,内壁以水力钻床反复打磨,光滑如镜。用药五斤,可将此重十斤的实心铁弹,”他拍了拍旁边一颗打磨光滑的球形铁弹,“或以装填碎铁、破钉的霰弹囊,投射至三百步外!精度虽有待提高,然威力……夫人稍后便知!”
月英点点头,走到炮身近前,伸手触摸那冰凉的金属,能感受到其铸造工艺的扎实。她又仔细检查了炮架的结构和轮轴,这些都是她根据“诺亚方舟”中的简易图纸提出构想,由工匠们反复试验改进的成果。“引信和发射流程,可确保安全?”她问道,这是最关键的一环。
“夫人放心!”公输衡笃定道,“引信采用多层油纸包裹定量的缓燃火药,插入炮身后方预留的火门。发射时,由经过严格训练的炮手,用烧红的铁钎点燃引信,人员则退至后方掩体。流程已演练上百次,确保万无一失!”
在距离火炮约三百步(约400多米)的地方,用泥土和木材搭建了一个模拟的敌军营垒工事,作为靶标。
“开始试射吧。”月英下令,随即在护卫下退到后方特意挖掘的、带有观察孔的掩体之后。所有无关人员也迅速进入安全位置。
山谷中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风声呜咽。炮组人员——三名精挑细选、胆大心细的士卒,在公输衡的亲自指挥下,开始熟练操作。一人用裹着湿布的长杆清理炮膛,另一人将用丝绸药包装好的五斤发射药塞入炮膛,用搠杖捣实,接着填入那颗十斤重的实心铁弹,再次捣实。最后一人则小心翼翼地将特制的引信插入火门。
“装填完毕!” “瞄准完毕!” 一道道口令清晰传来。
公输衡深吸一口气,看向掩体方向,月英微微颔首。
“点火!”
一名炮手用长杆夹着烧红的铁钎,稳稳地触向引信。
“嗤——”引信被点燃,冒着火花迅速燃入炮身。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紧捂住耳朵。
下一秒——
“轰!!!!!!”
一声前所未有的、如同天崩地裂般的巨响猛然炸开!仿佛远古巨兽的咆哮,震得整个山谷都在颤抖,远处山壁上的积雪簌簌落下!炮口喷吐出长达数尺的炽烈火焰和浓密的白烟,巨大的后坐力使得沉重的炮架猛地向后一跳,驻锄深深犁入冻土之中!
几乎在巨响传来的同时,远处那个土木营垒靶标,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拳击中,木桩折断,泥土飞扬,瞬间被轰开一个巨大的、狰狞的缺口!威力远超以往任何床弩、投石机,甚至炸药包!
短暂的死寂之后,山谷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那些平日里沉稳的工匠、严肃的士兵,此刻都激动得跳了起来,相互拥抱!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新时代武器的诞生!
月英从掩体后走出,强压下耳中的嗡鸣和心中的激动,先是快步走到炮身前仔细检查。炮身完好无损,只是有些发烫,炮架结构也承受住了冲击。她满意地点点头。
“记录:炮身无恙,架体稳固,射程达标,威力……远超预期!”月英对紧随其后的书记官说道,随即看向激动得满脸通红的公输衡,“公输令,辛苦了!此乃大功一件!”
“全赖夫人指点!”公输衡躬身,声音哽咽。
“立即着手优化!”月英下令,“一是减轻重量,寻求威力和机动性的平衡;二是改进炮弹,研究霰弹的最佳装填方式,并尝试铸造爆炸弹(开花弹)的可能性;三是提高射速和精度,规范瞄准流程。同时,选定可靠工匠,设立生产线,开始小批量秘密制造。首批成品,优先装备江陵、白帝城等长江关键要塞,以及北境汉中方向!”
“遵命!”公输衡大声应诺。
火炮的成功试射,标志着月英势力的军事科技树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这声在西山深处响起的惊雷,终将有一天,会震撼整个天下。
与此同时,在成都的“金鳞”总号工坊区内,改良后的水力锻锤日夜不息,轰鸣着将“金鳞钢”锻造成更加精良的板甲片与刀剑;利用天然气煮盐的工坊,效率十倍于传统柴火,出产的雪盐品质极高,盐利滚滚而来;甚至根据月英提供的原理图,工匠们已经开始尝试制造利用水力驱动的简易镗床、钻床,用于加工更精密的零件……
一场静悄悄的科技革命,正在益州这片土地上蓬勃开展,为这个新生势力奠定着远超这个时代的、无可比拟的硬实力基础。
喜欢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