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星期六,中午回家吃饭,看到贾东旭的灵棚还在,听二大妈说,是在下午四点钟才出殡,和正常人老人去世不同。
贾东旭属于横死,上面有老人在世,贾张氏估计是按她们那里好习俗办丧事,没有在大早上出殡。”
各地习俗不同,刘光齐没有纠结贾东旭出殡时间,只知道晚上下班和媳妇回到四合院,贾家搭建的灵栅已经被拆除。
现在不是五年后,人死后还能搭建的灵栅,贾东旭出殡,四合院进入新时期。
贾东旭出殡秦淮茹回到四合院,听老曲说,他媳妇这些在家妇女见到秦淮茹,她的脸色非常不好看,惨白惨白的....。
贾东旭出殡,秦淮茹没有大问题,回来送一程也是应该的。
十月九号星期一!
上午十点左右,轧钢厂医务室众人,或者说四九城大多数没有工作的成年人,都紧盯着天空,黑云密布,有下雨或者下雪的样子。
别人的心情不知道,医务室的金姐和高桂兰都双手合十,嘴里嘀咕着,一定要下雨或者下雪,而且还要大。
刘光齐想笑,也笑不出来,想到前年和去年,夏天脸上湿了几下,然后没雨,冬天没雪,今年夏天又是无雨。
连续三年时间的灾情,让太多人到了崩溃的状况,如果明年还是灾年,会出现什么情况谁也不敢说?
刘光齐虽然清楚明年不再是灾年,但是,也不知不觉中,祷导天上下雨或者下雪。
漫长的上午过去,没有下雨或雪,天空还是比较黑,希望还在,不然有些人真会崩溃。
直到下午一点十分,刘家父子三人上班来到轧钢厂大门前。
因为轧钢厂食堂的伙食,有点油水和大米饭,不少工人师傅带回家吃饭。
”下雪了。一个很大声音传出。
刘光齐几人都感觉脸上湿润,抬起头,看到天空中雪花在飘落。
一时间好多要进厂的职工停下脚步,向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张开双臂仿佛在迎接它们的到来。
喊着”下雪了”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人已经在流泪,对他们来说,从58年冬天已经有三年没见过雪花飘落。
他们也过了三年艰苦的日子,今天下雪,生活不会一天变好,但是给了所有人希望。
明年的日子会变好!
事实也是如此,到明年十月份秋收以后,日子在一天天转好,直到64年底基本正常。
因为上班时间快到了,厂门口的职工,有说有笑的朝各自车间走去。
雪并不是很大,相当于一场小型中雪的样子,如果只有一场,这样的雪对明年庄稼没有多大作用。
下雪让所有人看到希望!
明年不再是灾年!
我们的日子有了奔头!
老百姓的要求不高!
一进医务室办公室,看到金姐三人,在办公桌后傻傻的看着外面下雪。
张建国和魏姐还没来上班。
光齐,我们这里终于开始下雪,日子也会慢慢好起来,值得高兴。”
明年应该会好转,还是需要些时间,至少到明年秋收以后,在秋收下来以前还不成啊。
”这不是有了希望,我明白你的意思,今年秋收,还是灾年不会太好,明年的春收也不够,真正缓解过来要等明年秋收。
农民兄弟更明白需要时间,这场雪并不大,它是所有人的希望,让人好好活着希望。”金姐突然变得很睿智。
“会好起来的。”
雪并不大,以后还会下吗?高桂兰年轻不太懂。
”会下的,以前有雨或者雪下不下来,这回下雪,代表天气开始正常,不再是干旱的日子。金姐懂一些,不完全是科学也是常识。
”希望正常过日子,让我能吃饱饭,三天口粮吃五天的日子,我可不想再过,我的肉、我的油、我的糖都来吧,我好想吃。高桂兰又开始犯二。
高桂兰同志,出门右拐两回左手。”刘光齐也不知道?为什么见高桂兰就想怼她两句。
”滚。我只是有点小想法,不要把我当成傻子。”
”不是把你当成傻子,而是你本来就是,日子过得正常以后,也不是你想吃啥就有啥,不要整天白日做梦。”
”我知道,可是我忍不住想啊。”高桂兰还是吃的不好。
已经嫁人了,以后的生活会比你在自己家里好些,以前家里八口人,现在五口人,还有三口人上班工作,是不同的。看看我家你就明白。
高医生家里上班人多,和人少确实不同,你见过那些遗老遗少吗?他们几乎没有正式工作,都在卖家底过日子。
普遍人,单纯的口粮根本不够,没有轧钢厂的工种补贴,我们也不够,家里的孩子更不够,他们到七八岁以后,普遍都能吃饭。
小你们说什么呢?外面下雪,走在马路上的人大呼小叫都很疯狂,我在路上也耽搁了几分钟。
今天下雪确实让人高兴,三年了,下回雪可不容易。”魏姐带着笑容走进办公室,后面跟着张建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