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1)
朱由校:“各位,明天中秋节,你们打算咋过啊?要不要来我这儿瞅瞅家具?照顾下我的小生意呗?”
徐达:“你这家伙,平时不冒泡,一出来就推销你的家具。”
朱由校:“没办法,谁让我就好这口木工活呢。”
秦良玉:“难道天启皇上的家具销量不行,这才来群里吆喝?”
朱由校:“错,大错特错!我是瞅着明天中秋节,才特意来宣传的。”
朱元璋:“宣传你个头!堂堂皇帝,居然整天捣鼓木工活。”
朱由校:“太祖爷,别打击我的兴趣爱好嘛。”
马秀英:“好了好了,跑题了,言归正传听故事吧。”
朱厚照:“我还没来得及跟你们唠几句,就直奔主题啦?行吧,继续听故事。”
朱见深:“《谥法》里说,‘英’代表出类拔萃、聪明智慧,是个美谥,一般给年少有为的帝王。可我爸人到中年改元天顺后,就没顺过。
天顺元年,爸爸想派马云去打通撒马儿罕的路,算是弥补点过错,可大概是杀于谦这事老天爷都看不下去,马云被弩温答失里吓唬了一通,这事就黄了。”
朱厚照:“这么说,连老天爷都看不惯杀于谦这操作啊。”
朱厚熜:“要我说,杀于谦就是个大昏招。这事之后,朝堂上人心都散了。”
朱祁镇:“我……我当时也是被徐有贞他们忽悠了嘛。”
朱高煦:“哈哈,别找借口啦!你看看人家于谦,保卫北京多给力,你倒好,把功臣给办了。”
海瑞:“杀于谦,失人心,后来朝政乱七八糟,都是从这儿开始的。”
秦良玉:“天顺元年这才刚开头就不顺,后面估计还有得折腾。”
杨士奇:“唉,要是于谦还在,朝堂也不至于乱成这样。”
朱见深:“第四次北伐时,爸爸因为情报系统掉链子,打了败仗被俘,九边都乱套,导致海西野人女真有名头的,差不多都死在也先之乱里,朝廷给的玺书,全被也先抢走了。
洪武、永乐、宣德三朝经营海西的心血全白费,三朝的老人都战死,辽海的屏障全没了。
海西的财产损失还能补,可那些老人一死,投顺脱脱不花活下来的海西人,心里对明初两位皇帝北伐建立的‘天朝上国’无敌形象,那份破灭感是没法挽回。
爸爸不甘心,天顺六年派锦衣卫都指挥佥事马鉴等人去奴儿干、吉列迷、黑龙江这些女真地方做买卖,想趁机把铁岭的奴儿干都司迁回庙街。
马鉴他们到了开原,得等着夷人接护,结果夷人过期不来。后来呕罕河卫头领你哈答带人到边境,假意说要迎接,到了晚上居然入境抢掠。
过了几天,成讨温卫头领娄得带着人来迎,说什么黑龙江野人和都督阿哈仇杀,阿哈又和娄得有仇。”
朱厚照:“海西老人全战死,三朝经营白费劲——这锅怕是得焊死在王振和徐有贞头上。”
朱厚熜:“迁奴儿干都司?英宗爷这是想亡羊补牢,可惜羊早跑光了。夷人过期不来还抢掠,明显没把大明放眼里——当年成祖爷在时,他们敢这么横?”
徐达:“打了败仗丢了脸,还想靠做买卖挽回面子?娄得这小子明着迎接暗着使坏,就是瞅准了咱元气大伤!换作是我,带三千骑兵直接平了他的卫所!”
戚继光:“情报系统崩了比丢座城还致命。海西那边本就靠老人维系,他们一死,新来的压根不认你‘天朝上国’这套——马鉴这趟差事,跟走钢丝似的,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
秦良玉:“从铁岭迁到庙街?隔着万水千山,光等候夷人接护就看出人家不配合。当年我平播州,靠的是硬打加安抚,光靠买卖想挽回威信,太天真。”
朱祁镇:“当时就想把成祖爷的基业捡起来……谁知道夷人这么不给面子,娄得还跟阿哈仇杀,乱糟糟的。”
朱由校:“奴儿干都司当年靠的是郑和式的恩威并施,既有赏赐又有兵威。天顺年间兵弱财虚,光派个锦衣卫去买卖,人家当然不买账——这就跟没带钱去菜市场似的,谁理你?”
海瑞:“国力不行,光有壮志也白搭。英宗皇上想恢复祖宗基业,心意是好的,可没强军撑着,没靠谱的外交,终究是镜花水月——海西的损失,不是一天造成的。”
朱高煦:“要是我带兵去,管他娄得还是阿哈,全捆起来打!打服了再谈买卖,保管他们乖乖接护。”
马秀英:“都是打仗闹的,国力耗空,谁都敢欺负上门。朱祁镇你啊,还是先把国内理顺了再说吧,别总想着往外折腾。”
朱元璋:“连个夷人都搞不定!Judy当年派亦失哈去奴儿干,带着大船大炮,赏赐堆成山,谁敢不来?你倒好,派个锦衣卫去做买卖,脸都被你丢尽了!”
朱见深:“后来马鉴他们也没办成事,灰溜溜回来……爸爸到死都惦记着海西,可惜力不从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