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聚阴噬灵阵后,林夜一行人在秦岭深山休整了三日。牺牲弟子的坟茔被安置在向阳的山坳,青石墓碑上刻着各自的姓名与宗门,林清雪种下的长青藤缠绕其上,绿叶在山风中轻摇,似在诉说着未尽的守护之志。林夜将自身疗伤丹药分予众人,自己则借助青云印的滋养,缓缓修复透支的元婴本源,虽未完全痊愈,但已能顺畅运转灵力,应付常规凶险。
第三日清晨,队伍再度启程。告别秦岭的崇山峻岭,前路逐渐变得开阔,官道旁的村落渐渐增多,只是村民们脸上多带着几分惶恐,沿途时常能看到被遗弃的田舍,偶有行人擦肩而过,也都是行色匆匆,眼神中满是戒备。
“林兄,前面有个驿站,我们去打探下消息,顺便补充些物资。”苏晓棠勒住缰绳,目光投向不远处的青砖瓦房。驿站门口挂着“清风驿”的木匾,只是门板斑驳,墙角蛛网密布,显然已有些时日未曾好好打理。
林夜点头应允,一行人策马来到驿站门前。刚下马,便见一名满脸皱纹的老驿卒拄着拐杖迎了出来,看到林夜等人身着修士服饰,眼中闪过一丝敬畏,连忙躬身道:“几位仙师,里面请。近来世道不太平,驿站里没什么好招待的,只有些粗茶淡饭。”
进入驿站,屋内光线昏暗,几张桌椅积着薄尘,角落里蜷缩着几个逃难的村民,看到林夜等人,纷纷缩了缩身子,眼神中带着恐惧与好奇。林夜让弟子们打扫出一片干净区域,自己则坐下与老驿卒攀谈起来:“老丈,听闻这一带不太平,可是出了什么事?”
老驿卒叹了口气,给林夜倒上一杯粗茶,压低声音道:“仙师有所不知,半月前开始,西边的昆仑山脉就频频异动,夜里能看到山顶泛着红光,地面也时不时地晃动。起初大家以为是山崩,可后来附近的村庄开始出现怪事——地里的庄稼无故枯萎,井里的水变得滚烫,甚至有村民在砍柴时,看到山涧里涌出红色的泉水,沾到身上就起水泡,可吓人了!”
“红色泉水?地面震动?”林夜心中一动,下意识地看向苏晓棠和林清雪。昆仑山脉位于极北冰川以南,正是他们前往极北的必经之路,老驿卒所说的异动,绝非寻常山崩那么简单。
“还有更邪乎的!”老驿卒左右看了看,声音压得更低,“前几日,有商队从昆仑山下经过,说看到山脚下裂开了一道大缝,缝里冒出黑烟,还能听到里面有怪叫,像是有什么东西要钻出来似的。现在没人敢靠近昆仑山了,附近的村民都在往南逃,生怕被那山里的邪祟缠上。”
林夜指尖敲击着桌面,思绪飞速运转。昆仑山脉乃是华夏重要的灵脉节点之一,传说山脉深处蕴藏着上古灵脉,滋养着一方天地。如今出现地动、红光、热泉等异象,大概率是灵脉发生了异动。结合之前冥罗教要前往极北冰川解封魔神的线索,这灵脉异动会不会与冥罗教有关?或是与即将复苏的魔神有所关联?
“老丈,那红光和震动,多是在什么时辰出现?”林清雪轻声问道,手中玉笛轻轻转动,眼神中带着几分凝重。
“大多是在夜里,尤其是子时过后,那红光最是明显,有时候能映红半边天,地面也晃得最厉害。”老驿卒回忆道,“有懂行的老人说,这是地火要喷发的征兆,昆仑山脉底下压着火龙,现在火龙要醒了,这才闹出这么大动静。”
地火?林夜心中疑窦丛生。灵脉异动确实可能引发地火喷发,但寻常地火不会伴有如此诡异的异象,更不会让泉水变得灼人蚀肤。他想起青云宗传承中记载的“灵脉逆行”之象——当灵脉受到外力干扰或邪气侵蚀时,会导致脉中能量紊乱,原本温和的地脉之火会变得狂暴,甚至衍生出邪火,焚毁一切生机。
“我们不能再按原计划赶路了,必须先去昆仑山脉探查一番。”林夜当机立断,“若是灵脉异动真与冥罗教或魔神有关,放任不管,恐怕会引发更大的灾祸,甚至影响到极北冰川的封印。”
苏晓棠和林清雪纷纷点头,她们也明白此事的严重性。灵脉是修真界的根基,一旦昆仑灵脉彻底紊乱,不仅会导致周边生灵涂炭,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灵脉节点,到时候整个修真界都可能陷入动荡。
休整片刻,补充了干粮和清水后,林夜一行人改变方向,朝着昆仑山脉疾驰而去。随着不断靠近,地面的震动越来越明显,起初只是轻微的晃动,后来竟能感觉到马蹄下的土地在隐隐震颤,仿佛有巨兽在地下蛰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呼吸间带着灼热感,远处的昆仑山脉轮廓渐渐清晰,山顶果然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红晕,即便在白日,也能清晰可见。
傍晚时分,众人抵达昆仑山脉脚下。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此刻变得一片枯黄,树木枝干焦黑,像是被大火焚烧过一般。山脚下的村庄早已人去楼空,房屋破败不堪,村口的水井冒着袅袅热气,凑近一看,井水浑浊不堪,水面漂浮着一层暗红色的物质,散发着刺鼻的硫磺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