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丝由冰雪能量与“基石”能量形成的微弱“和弦”,如同在苏晚晴的修行之路上点亮了一盏新的引路灯。
它不仅带来了权限经验的显着增长,更让她对能量的感知和操控进入了一个更加精微的层次。
她发现,当这两种属性迥异的能量以特定频率共振时,能够产生一种奇妙的“协同效应”——“基石”的生机赋予了冰雪能量一丝灵动与变化,而冰雪的“静滞”则让“基石”能量的爆发更加凝聚与可控。
她开始系统地研究这种“和弦”共振,将其融入到“能量场编织”的训练中。她尝试编织出兼具“隐匿”与“极寒”双重特性的复合能量场,或者构建出外层坚韧、内层蕴含冰雪爆破陷阱的防御结构。每一次成功的尝试,都让她对Lv.3权限的掌控更加圆融,对那古老馈赠的理解也加深一分。
然而,那苏醒的“看守者”与新生冰渊的存在,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始终萦绕在苏晚晴心头。古神短暂的交流信息量巨大却破碎,“秩序之敌”、“摇篮破损”、“它们”……这些词汇背后隐藏的真相,关乎着她乃至整个文明的未来。
她必须了解更多!
在又一次成功的“和弦”能量场编织训练后,苏晚晴的权限经验达到了Lv.3(488/1000)。她决定再次尝试探索冰渊之谜。直接询问石碑核心数据库依旧权限不足,但她想到了另一个可能的信息来源——遗迹本身的结构,以及……那可能与“看守者”相关的能量流向。
她将意识与石碑连接,但这一次,她的目标并非检索数据库,而是请求调用遗迹的“环境能量流向监测”及“深层地质结构扫描”功能(这些属于Lv.3权限可接触的辅助功能)。
“请求调取以遗迹为中心,半径五十公里范围内,实时能量流向拓扑图及深层地质结构模型。”
石碑光芒流转,很快,一幅极其复杂、充满动态变化的全息能量拓扑图呈现在苏晚晴面前。图中,遗迹本身如同一个稳定的能量源,散发着柔和而有序的能量辉光。而远方那新生的冰渊,则像一个巨大的能量漩涡,不断吞噬和释放着磅礴而古老的极寒能量,其影响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扫描区域。
更让苏晚晴注意的是,在能量拓扑图中,她清晰地看到,从冰渊深处,延伸出了数条极其细微、却稳定存在的能量“丝线”!这些“丝线”并非向外扩散,而是……向着地底更深处延伸,连接向几个隐藏在厚重冰岩之下的、散发着微弱但同样古老波动的能量节点!
这些节点……是什么?是其他沉睡的“看守者”?还是“方舟”系统的其他部分?亦或是……某种封印或支撑“摇篮”的关键设施?
与此同时,深层地质结构模型也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在那冰渊的正下方,约莫十公里深处,存在一个巨大的、几乎掏空了部分地壳的……空腔!空腔的规模远超冰渊本身,其内壁光滑异常,仿佛被某种力量精心雕琢过,并且散发着与“看守者”同源,但更加内敛、更加古老的能量波动!
那冰渊,并非终点,更像是一个……通往地下空腔的“入口”或“通风口”?而那空腔,才是“看守者”真正的沉眠之地?或者说,是某种更关键存在的所在地?
线索在此交汇,指向了冰渊之下的神秘空腔!
苏晚晴的心脏怦怦直跳。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那空腔之中,隐藏着关乎“看守者”、关乎“摇篮”、甚至关乎“秩序之敌”的核心秘密!
但是,如何下去?冰渊深不见底,充斥着紊乱的能量乱流和极寒风暴,更有那刚刚苏醒、态度不明的“看守者”盘踞。贸然前往,与送死无异。
她需要更充分的准备,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或者,一个能与“看守者”再次沟通的契机。
她将目光投向体内那缕被温养的冰雪能量。这能量,是“看守者”的馈赠,或许……也是一把钥匙?
接下来的几天,苏晚晴调整了修行重点。她不再一味追求权限经验的快速增长,而是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体内冰雪能量的深度理解与沟通上。
她尝试用自身的精神力,如同最轻柔的触手,去“抚摸”那缕冰雪能量中蕴含的古老意志碎片,去解读其中可能残留的、关于“看守者”本身、关于地下空腔、关于远古过往的信息碎片。
这个过程比能量训练更加耗费心神,且收效甚微。那冰雪能量中的意志碎片如同破碎的镜片,散乱而模糊,只能偶尔捕捉到一些残缺的画面——无边无际的冰川、星空的倒影、巨大的、非人形态的阴影在虚空中交战、以及……一种弥漫在无数碎片中的、深沉的悲伤与守护的执念。
她无法拼凑出完整的图景,但那种跨越了万古时光的悲伤与执念,却深深触动了她。这些“看守者”,似乎在守护着什么,并且为此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