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目标电路采用分立晶体管逻辑门设计,逻辑冗余度高达78%,静态电流泄露严重。核心解码芯片采用TTL工艺,单门功耗超过10毫瓦。电源管理模块缺失,电压波动导致效率损失15%……”
一连串的报告,精准地指出了周坤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解决的症结所在。他们是在用这个时代最顶尖的零件,去搭建一个天生就漏水的木桶。无论木板多好,缝隙就在那里。
江小朵的眼神平静如水。这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她并没有试图去教周坤他们如何用现有的零件去优化,因为那无异于让一个古代工匠用木头和青铜去造发动机。
她要做的,是降维打击。
“开启‘普罗米修斯’A-7型材料合成仪,预热‘女娲’高精度微纳加工平台。”江小朵下达了新的指令。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在空中悬浮的全息电路上开始进行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她没有去修改那些电容电阻的参数,而是直接用一个虚拟的方框,框住了占据电路板核心区域、由几十个分立元件组成的解码和逻辑控制部分。
然后,她按下了“删除”键。
那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结构瞬间消失,只留下一个干净的空白区域。
周坤他们几个月的心血,在她这里,只值一个“删除”。
接着,江小朵调出了一个全新的界面——集成电路设计(IC Design)。这在1975年,是只有英特尔、德州仪器等少数几家巨头公司最顶尖的实验室里才存在的概念。
她的手指在空中飞舞,拉出一条条虚拟的线条,构建着一个个逻辑门单元。她没有使用2025年的先进架构,那会直接耗尽前哨站的储备能源。她做的,是将原本由几十个、上百个分立元件才能实现的功能,通过精巧的电路设计,全部“压缩”到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
她设计的不是CPU,甚至连MCU(微控制单元)都算不上。它更像是一个专用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只为了一个目标而存在——以最低的功耗,完成寻呼机的解码、驱动和显示功能。
这是一个领先了当前时代至少五到十年的设计。它就像是蒸汽时代里,突然出现了一颗内燃机的火花塞。
“设计完成。模拟测试……功耗降低92.4%,待机时间理论值提升至240小时。性能稳定。”
江小朵看着模拟结果,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那是一种创造者俯瞰自己作品的微笑。
“开始制造。”
前哨站的深处,一束比发丝还细的能量束开始在一块纯度极高的硅晶圆上进行蚀刻。微型机械臂以超越人类极限的精度,进行着掺杂、光刻、封装……
十分钟后,伴随着“叮”的一声轻响,一个通体漆黑、没有任何标识、只有几根纤细金属引脚的陶瓷方块,从传送口缓缓滑出。
它静静地躺在金属托盘上,朴实无华,甚至有些丑陋。
但江小朵知道,这块不到一平方厘米的小东西,不是一个零件。
它是神谕,是权杖,是开启一个新时代的钥匙。
是这个“疯人院”里,真正的……上帝粒子。
江小朵拿起这枚小小的芯片,解除了前哨站模式。银白色的未来空间如潮水般退去,破旧的经理室再次出现。
她推开门,走了出去。
研发部里,气氛依旧压抑。周坤正蹲在地上,像个自闭的蘑菇,马志云在拆卸一台全新的收音机,林天明则在徒劳地优化着已经没有优化空间的软件代码。
“都过来。”江小朵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三人抬起头,看到江小朵摊开手掌,掌心躺着那枚黑色的小方块。
“这是什么?”周坤皱着眉,站起身走过来,一脸狐疑。他凑近了看,那玩意儿黑不溜秋,比他见过的任何一个“集成块”都要小,引脚也少得可怜。
“新玩具?”他撇撇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屑,“老板囡,现在不是玩的时候,我们焦头烂额啊。”
江小朵没有理会他的态度,只是将那枚芯片递给林天明,同时递过去的还有一张她刚刚用前哨站打印出来的、结构简单到令人发指的电路图。
“林主管,按照这张图,把这个东西,换掉主板上那三十七个晶体管和二十二个逻辑IC。”
林天明接过芯片和图纸,只看了一眼,整个人便如遭雷击,僵在原地。他的瞳孔急剧收缩,呼吸都停滞了。那张图纸太简单了,简单到不像是真的!但上面的每一个连接,每一个端口定义,又蕴含着一种他无法理解、却能感受到其无比高妙的逻辑!
“这……这不可能!”林天明的声音都在颤抖,他看着江小朵,像是在看一个神,“用一个元件,替代掉整个核心逻辑电路?这……这是什么东西?”
“你不需要知道它是什么,”江小朵的语气依旧平淡,“你只需要知道,它能用。现在,立刻,去把它装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