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大厦十二楼的“疯人院”里,此刻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琥珀,将一种名为“癫狂”的情绪完美地封存了起来。
周坤,这位头发蓬乱得能让鸟儿安家落户的硬件大神,正用一种近乎朝圣的姿态,双手捧着那块被改造过的主板。他的双眼赤红,布满了血丝,但那眼底深处燃烧的,却不是疲惫,而是一种找到了毕生信仰的狂热火焰。他就这么一动不动地盯着那枚小小的黑色芯片,仿佛那不是一块陶瓷和硅的聚合物,而是传说中佛陀的舍利子,里面藏着三千大千世界。
那股狂热,是如此的浓烈,甚至让周围的空气都产生了扭曲的灼烧感。这是一种凡人窥见神迹后的失魂落魄,一种毕生所学被彻底颠覆后的茫然,以及随之而来的、要把整个世界都拖入这神迹光辉下的无上冲动!
“江总!”周坤猛地抬起头,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打磨过,却又带着金属般的亢奋,“这……这宝贝!再给我十块!不!一百块!只要有足够多的这玩意儿,我保证,三个月内,我们江氏的BB机,不单单是全香港最省电的,还能是功能最强的!什么摩托罗拉,什么德州仪器,我让他们连我们的车尾灯都食不到!”
他的咆哮在研发部里回荡,引来了林天明和马志云同样狂热的附和。他们就像一群发现了无尽宝藏的疯子,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思如何用这“上帝粒子”去实现各种天马行空的功能,什么内置时钟、多条信息存储、甚至是……播放音乐?
在这个年代,这些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但现在,那枚小小的黑色芯片,给了他们把梦境拽进现实的底气。
然而,面对这群已经彻底陷入技术狂热的“疯子”,江小朵的反应却像是一盆兜头浇下的冰水,带着零度以下的冷静。
江小朵,她那张总是带着清冷感的俏脸上没有丝毫波澜,只是静静地看着周坤,那眼神平静得像一汪深不见底的古潭。她缓缓伸出手,做了一个下压的手势。
这个动作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研发部里那几乎要沸腾的空气,竟真的就这么慢慢冷却、沉淀了下来。
“坤哥,”她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精准的铆钉,敲在众人狂跳的心脏上,“你以为,这就赢了?”
周坤一愣,脸上的狂热瞬间凝固。赢了?难道还没赢吗?他们攻克了整个行业都束手无策的功耗难题,将产品的使用体验提升了不止一个维度,这难道不是一场泼天的大胜?这简直就是已经把冠军奖杯抱在怀里,就差开香槟了好吗!
“江总,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周坤皱起了他那能夹死苍蝇的眉头,语气里充满了工程师特有的执拗和不解。
江小朵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转身走到一块白板前,拿起笔,写下了一个数字:500。
“这是我们第一代BB机,刨除人工和营销,单台的物料成本。”她顿了顿,又写下另一个数字:546。
“这是我们现在的售价。”
最后,她在这两个数字之间,画了一个刺眼的减号,得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沉默的数字:-46。
那个负号,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所有人刚刚因技术突破而膨胀起来的巨大喜悦。是啊,他们造出了市面上最酷的玩意儿,但每卖一台,公司就要净亏四十六块港币。这是在烧钱换市场,用未来的利润赌今天的名声。
“我们卖的不是BB机,”江小朵的声音冷了下来,带着一种与她年龄不符的森然,“我们卖的,是贴着‘江氏’标签的慢性毒药。销量越大,我们失血越快。廖叔每天看着银行户头里的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晚上觉都睡不好。你们以为,单靠一个省电,就能让我们高枕无忧地把价格提到一千块,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买单吗?”
她的反问,像一记记重锤,砸得周坤等人哑口无言。他们是技术天才,但对商业的残酷和市场的现实,认知却远不如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女。
周坤张了张嘴,还想辩解,用最好的料,当然成本高。但看着白板上那个冰冷的“-46”,他所有的辩解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那种感觉,就像一个绝世剑客,耗尽心血铸成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却发现每一次挥舞,都要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来。这种胜利,何其惨烈!
“技术,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江小朵转过身,目光扫过她麾下这三位技术核心,那眼神深邃得仿佛能洞穿未来,“真正的技术壁垒,不是你跑得有多快,性能有多强。而是你能在保证足够强性能的前提下,把成本做到多低!”
“成本?”周坤咀嚼着这个词,脸上的表情充满了迷茫。在他过去十几年的职业生涯里,他追求的永远是“更好”、“更强”、“更稳定”,成本永远是排在最后,甚至是那些西装革履的会计佬才需要头痛的问题。
“没错,成本!”江小朵加重了语气,她走到周坤面前,伸出两根纤细的手指,比划出一个微小的距离,“当我们的产品,性能和摩托罗拉一样好,但价格只有它的一半时,你觉得用户会选谁?当我们的BB机,人人都买得起,人人都用得起的时候,那它就不是一件商品,而是一种规则!我们,就是定义规则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