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儿童赛车体验基地”首场体验活动落幕的深夜,陈曦还在工作室整理孩子们的反馈问卷。指尖划过一张画满银灰色赛车的问卷,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想成为顾言叔叔一样的赛车手”,她忍不住弯了弯嘴角,刚想把问卷归入档案,系统面板的“忠犬预告”板块突然弹出一条带着动态特效的提示——银灰色赛车图标在屏幕上旋转,还夹杂着细微的引擎声,瞬间让她停下了动作。
“【顾言·公益转向预告】24小时后(明日下午3:00),顾言将携带‘赛车体验基地长期运营方案’到访工作室,核心沟通内容:拟在一年内逐步减少职业赛车赛事参与,将重心转向‘乡村赛车公益’,计划组建‘公益赛车教练团队’,同步启动‘乡村孩子赛车梦想资助计划’,探讨退役后全职运营公益项目的可能性。”
陈曦反复盯着“减少职业赛事”“退役后全职运营”这几个字,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问卷边缘——顾言是国内职业赛车界最年轻的“亚洲公益杯”总冠军,去年刚与国际顶级车队达成合作意向,距离他从小憧憬的“世界赛车锦标赛”舞台只有一步之遥。现在正是他职业生涯的黄金期,竟愿意为了乡村孩子的赛车梦,放弃站在世界巅峰的机会?
她打开手机相册,翻到顾言去年夺冠的照片:银灰色赛车冲过终点线,他摘下头盔,额前碎发被汗水浸湿,眼里闪烁着对速度的极致热爱。可记忆里的画面突然切换——为了赶在孩子们开学前建成体验基地,顾言推掉了价值百万的商业邀请赛,连续一周泡在工地监督安全设施;为了给山区孩子录制赛车安全视频,他在比赛间隙的休息室里,对着手机反复调整语气,连“安全带要系到肩膀下方”这样的细节都要演示三遍。原来从那时起,他对公益的投入,早已悄悄超越了对职业赛事的执念。
当晚,陈曦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她既感动于顾言的付出,又不愿看到他为了公益牺牲毕生热爱。直到天快亮时,她终于理清思路:明天一定要劝他——公益可以一起推进,但没必要用“退役”来断自己的职业后路,赛车与公益,本可以不是单选题。
第二天下午3点,工作室的玻璃门准时被推开。顾言穿着一件印着“乡村赛车公益”字样的黑色卫衣,胸前的赛车图案还是孩子们设计的样式,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文件夹,脸上带着熟悉的阳光笑容,可眼底却藏着一丝少见的认真。“曦曦,我把运营方案和资助计划都整理好了,你快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他把文件夹放在桌上,熟练地从冰箱里拿出一瓶温水,倒在陈曦常用的杯子里,“知道你整理问卷总忘了喝水,先喝点润润嗓子,别又上火。”
陈曦接过水杯,却没急着看文件,直截了当地问:“顾言,你真的打算减少职业赛事?甚至考虑退役?你去年刚拿了亚洲冠军,离世界锦标赛只有一步之遥,现在放弃太可惜了。”
顾言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翻开文件夹,拿出一份标注着“赛事调整计划表”的文件:“我不是一时冲动,你看,这是我跟团队、车队反复商量后的结果——今年先减少50%的商业赛事,只保留‘公益杯’‘儿童慈善赛’这类能为公益筹款的比赛;明年再把商业赛事减少到20%,把省出来的时间用来完善基地运营;至于退役,我计划在30岁之前完成转型,那时候基地的教练团队、资助体系应该都成熟了,就算我不参赛,公益赛车项目也能稳定运行。”
他指着计划表上的“公益赛事收入预估”一栏:“你看,就算减少商业赛事,只要我能在公益赛事里保持成绩,每年至少能为资助计划筹集300万资金,足够支持20个有天赋的乡村孩子接受专业训练。上次云南山区的那个小男孩,你还记得吗?他第一次摸模拟赛车时,眼睛亮得像星星,说‘想让爸爸妈妈也坐上自己开的车’,我想帮更多这样的孩子实现梦想。”
“可是你的梦想呢?”陈曦忍不住打断他,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你从小就把‘站在世界赛车锦标赛领奖台’贴在房间墙上,现在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
顾言看着她,眼神慢慢变得坚定:“以前我觉得,赢得世界冠军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可自从和你一起做赛车公益,看到孩子们第一次体验赛车时的兴奋,听到他们说‘以后也要用赛车帮更多人’,我才明白——比起自己站在巅峰,帮更多人实现梦想,才是更有意义的事。”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的赛车模型,正是他去年夺冠时的座驾复刻版,车身还印着夺冠时的号码,“这个模型送给你,它见证了我的职业巅峰,现在我想让它也见证我的公益转型。而且,我并没有完全放弃赛车——未来我可以专注于公益赛事,用比赛成绩吸引更多人关注乡村孩子的梦想,这样既不辜负对速度的热爱,又能践行公益,不是更好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