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无咎盯着那句话,久久不语。
良久,他伸手合上书册,低声开口,像是对她说,也像是对自己宣誓:
“你不要神坛,你要的是人人可成匠。”
风止,灯熄,天地归寂。
而在千里之外的工部秘阁中,一卷无名教材悄然入库。
封皮素净,不见署名,内页亦无编次顺序,唯有扉页一行小字:
“此理生于民间,亦当归于万民。”
无人知晓,它将在明年春日,成为全国公塾启用的新章。
【第176章 启明之火】
春雷未动,天下已先闻其声。
大虞历三百七十四年三月初九,天子亲临太学,百官列班,万民观礼。
全国公塾新版教材正式启用,史称“启明诏”。
诏书不立碑、不刻石,只印于素纸之上,由三百六十州驿马昼夜疾驰传送——每卷教材皆无署名,封面仅有一枚齿轮与麦穗交错的暗纹,象征机理与民生共生。
京城太学广场上,红毯铺地,香烟缭绕。
工部尚书周慎行立于高台,一袭青袍未缀金玉,手中捧着那本曾被他亲手焚毁又亲手重编的《匠律辑要》。
台下学子千人齐立,手持新册,目光灼灼如星火待燃。
风起时,他缓缓开口:“昔年我奉旨烧书,谓‘奇技淫巧,乱政亡国’。”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今我焚令,非为赎罪,只为还路——把通往真理的路,还给每一个肯动手、敢发问的人。”
话音落,火光起。
两名小吏抬出一只铁匣,内藏最后一卷《禁械令》残卷——泛黄的绢帛上墨迹斑驳,仿佛凝固了百余年的恐惧与愚昧。
周慎行亲自执炬,火焰舔舐纸页,黑灰翻飞如蝶。
就在此刻,一个瘦小身影从人群后奔跑而出。
是城南贫巷的孩童,满脸尘灰,衣袖破烂,却紧紧攥着一枚焦黑扭曲的铜钉。
“这是我奶奶留下的!”孩子气喘吁吁,将铜钉举过头顶,“她说……这是从前修水车时,墨先生亲手给她磨的轴承芯。”
全场寂静。
周慎行俯身接过,指尖微微发颤。
那钉早已变形,边缘熔损,却仍能看出精密对称的螺纹痕迹——那是用最原始的砂轮一点一点校准出来的公差级零件,属于一个不该存在于这个时代的精度。
他默默转身,走向讲台中央那道古老裂缝——据传是百年前某位被贬匠师愤而掷斧所劈。
他将铜钉轻轻插入其中。
“咔。”
一声轻响,仿佛某种封印开启。
“从此以后,”他朗声道,声震云霄,“老师不是官,是做过错事还能改的人!”
台下先是死寂,继而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无数双手举起教材,如同举起火把。
有人流泪,有人跪拜,更多人只是笑着、跳着,把书页拍打在胸口,像是要让知识渗进血肉。
与此同时,远在北境边关,一座新建的观星台悄然矗立于雪山之巅。
夜幕低垂,银河横贯苍穹,宛如一条流动的数据纵线。
一名少年蹲在仪器前,手中紧握一块残破铜片——边缘焦黑似经烈火,中心嵌着一颗微光闪烁的晶片,频率稳定得不像自然产物。
他小心翼翼将其嵌入主仪接口。
嗡——
屏幕骤亮,幽蓝光芒映照少年惊愕的脸庞。
一行古字缓缓浮现,笔迹清瘦刚劲,带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冷静与温柔:
“你好,我是墨七弦。如果你看到这段信息,说明你们还没有忘记提问。”
风穿过空旷的塔楼,吹动残破的旗幡。
少年怔了片刻,忽然咧嘴一笑,转身狂奔向身后等候的百名工塾学子,声音撕裂寒夜:
“快来看!古人给我们留了开机密码!”
而在千里之外的南方山村,草庐依旧静立溪畔。
春风拂过门扉,轻轻晃动那扇朽坏的柴门。
屋内无人,唯有一盏油灯静静燃烧。
灯焰摇曳,映出墙上斑驳影子——仿佛有谁刚刚离去,又仿佛从未离开。
墨七弦虽已闭目长眠,但就在那无人察觉的刹那,她搁在膝上的指尖,极轻微地颤了一下。
喜欢上古神工之术之傀儡天工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上古神工之术之傀儡天工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