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号如同一位屏住呼吸的潜行者,缓缓滑入“灰烬遗民”星域的边缘。眼前景象愈发清晰,带来的却不是欣喜,而是愈发浓重的沉重与压抑。
虚空之中,遍布着巨大的人造物残骸。它们并非“执笔者”风格的光滑流线型或几何体,而是呈现出一种粗犷、有机与金属融合的奇特质感,仿佛某种巨型的甲壳生物或植物的化石骨架。扭曲的金属枝干上覆盖着早已碳化的生物质膜,巨大的破损结构中裸露出的并非电路,而是如同血管般错综复杂、早已凝固的晶体导管。一些相对完好的结构表面,还能看到模糊的、非图非文的蚀刻符号,充满了某种原始的、却又带着独特数学美感的力量感。
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文明留下的坟墓。其毁灭方式也并非纯粹的能量抹除,更像是在激烈的抵抗中被强行撕裂、腐蚀后,又经历了漫长岁月的风化。
“扫描到多个低能量源…来自那些残骸深处…似乎是某种…最低限度的自动化维护系统还在运行?”科学顾问语气惊疑,“能量签名很奇特,与我们的体系完全不同,更偏向…生物电和引力微操?”
“那个广播信号源定位了!”通讯官报告,“来自前方最大的一块残骸结构——一个几乎断裂成两半的、类似空间站核心的物体内部。信号强度依旧微弱,重复模式:警告、询问身份、以及…某种循环计数?”
“尝试回复。”团长深吸一口气,下令,“使用数据库中的基础友好频率和通用数学语言,发送我们的身份标识和和平意图。”
一道承载着联盟善意信息的能量波,小心翼翼地射向那巨大的残骸。
等待。
几秒钟后,对方的信号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单调重复,而是变得…复杂且急促起来!但仍然无法解析!
“对方在回应!但语言结构…无法识别!包含大量复合信息和…非声波频段的能量载波!”语言学家急得满头大汗,“他们的交流方式可能不仅仅是声音!”
就在这时,苏萤猛地睁开了眼睛,脸色微微发白:“他们…很困惑…也很害怕。我们的信号对他们来说可能太‘亮’太‘尖锐’了…像是一种…噪音?或者说,我们的交流方式本身,对他们而言可能就带有侵略性?”
文化隔阂的第一个冲击来得如此之快且出乎意料。
“调整信号输出!降低能量强度,尝试模拟他们信号中的能量波动特征!”团长立刻下令。
技术团队迅速操作,将回复信号包裹在一层模拟对方能量特征的“外壳”中再次发送。
这一次,对方的回应似乎平和了一些,但依旧无法理解。
“视觉信号呢?发送图像!”副团长建议。
一段包含和平图案、联盟徽记、以及使者团成员外貌(经过处理,显得更柔和)的简单视频信息被发送过去。
然而,对方的回应却是一段极其混乱、闪烁不定、由各种几何图形和色块组成的“视频”,看得众人头晕目眩,完全无法理解其含义。
“他们的视觉感知系统可能和我们完全不同!”生物学家恍然大悟,“他们可能‘看’到的是不同波段,甚至能直接‘看’到能量流动或引力线!”
第一次接触陷入了僵局。语言不通,连最基本的视觉交流都无法建立。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那块巨大残骸的某个破损闸门处,突然亮起了一点微弱的、摇曳的灯光(某种生物光?)。随后,一个小小的、造型奇特的飞行器,如同受惊的蜜蜂般,颤巍巍地飞了出来。
它通体由某种暗沉的生物合金铸造,形状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表面有着复杂的纹路,移动方式并非喷射推进,而是仿佛在“滑行”于无形的引力波之上。
它谨慎地、极其缓慢地靠近开拓者号,在数公里外停住,然后从其前端射出了一道细细的、乳白色的能量束,并非攻击,而是在虚空中“绘制”起来!
能量束如同无形的画笔,迅速勾勒出一连串复杂的、三维立体的符号模型!这些符号并非静态,而是在不断变化、组合,仿佛在阐述某个过程或表达某种逻辑!
“这是在…沟通!”语言学家激动起来,“一种基于立体符号和能量流动的实时‘语言’!天啊!这需要多么强大的空间思维和能量操控能力!”
所有人都看呆了。这种交流方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经验范畴。
“快!记录!尝试找出规律!” “计算单元全开,分析符号变化模式!” “苏萤女士,感知一下!”
苏萤全力感应,片刻后,她不确定地说:“这些符号…似乎不仅在传递信息,本身也带着一种…情绪底色?愤怒…悲伤…还有一丝…好奇?”
开拓者号也尝试模仿,用舰首的导航灯发射能量束,在虚空中绘制出联盟的徽记和一个简单的问候符号(一个圆形)。
对方的飞行器明显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进行激烈的“思考”。然后,它再次绘制起来,这一次,它绘制了一个复杂的、代表“危险”的符号(一个被撕裂的星辰),然后指向深空某个方向,又绘制了一个不断逼近的、扭曲的阴影符号,最后指向自己,传递出“虚弱”、“寻求帮助”的情绪波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