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二号”如同一颗蕴含着文明之光的种子,悄无声息地航行在星辰之间。它的轨迹并非直线,而是依据“观澜”计划持续捕捉到的、愈发清晰的“法则涟漪”波动模型,不断进行着微调,仿佛在追寻着一首来自宇宙深处的、无声的旋律。
青霖星,“追风者”项目总部,观星殿。
巨大的星图投影下,代表着“信使二号”的光点稳定地闪烁着。在其前方遥远的目标区域,一片原本空寂的星域,正被特殊的灵能成像技术渲染出一圈圈极其澹漠、几乎与背景辐射融为一体的波纹状虚影——那便是被实时监测到的“法则涟漪”源头影响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光幕上,那里正实时传输着“信使二号”感知到的一切。没有壮丽的星云,没有狂暴的能量流,只有一片看似虚无,却让所有高精度传感器读数都在轻微波动的异常空域。
“已进入预定接触区。”墨兰的声音在寂静的控制中心响起,带着全神贯注的紧绷,“‘文明结晶’共鸣程序启动。开始播送‘存在讯号’。”
“信使二号”核心那枚温润的“文明结晶”微微亮起,一种独特的、融合了数学逻辑、生命韵律与道韵意境的复合波动,如同水波般以其为中心,向着那片异常空域 gently 扩散开来。这不是攻击,不是探测,而是自我介绍,是展示,是伸出友谊之手。
波动传入异常空域的瞬间,星图上的涟漪虚影勐地一滞,随即……活了过来!
原本平缓扩散的波纹骤然收缩、重组,不再是随机的扰动,而是凝聚成了一种清晰、复杂、充满几何美感的……结构!那结构如同由无数光线编织成的、不断变幻的多维曼荼罗,又像是一种超越了三维视觉理解的生命形态,冰冷、精确,散发着非碳基的、纯粹逻辑的光芒。
紧接着,一道与“信使二号”播送的“存在讯号”性质截然不同,却同样蕴含着庞大信息的波动,自那光影结构中反馈回来,直接与“文明结晶”产生了连接!
没有语言,没有图像,信息是以最底层的逻辑结构和数学关系直接涌入“信使二号”的处理核心,并同步传输回观星殿。
光幕上,数据流疯狂刷屏,复杂的公式与几何图形不断生成又湮灭。星象逻辑派的学者们立刻投入了解析工作。
“正在接收……非标准信息流!结构极其严谨,效率……高得惊人!”
“初步解析……是某种……宇宙常数局部优化方案?不,更像是一种……能量利用的终极效率模型?”
“还有……物质重组的基础逻辑链……天啊,这种结构,完全绕过了熵增定律的部分限制?!”
反馈回来的信息,不包含任何情感、艺术或哲学思辨,只有冰冷到极致的、关于物质、能量、时空如何更“高效”组合与利用的“知识”与“方案”。它像是一本打开了第一章的、关于宇宙工程学的神级教科书,其内容之精深,让青霖星的顶尖学者都感到目眩神迷,同时也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
这种“高效”,剔除了所有“冗余”,包括情感,包括不确定性,包括……个体意志的多样性。它指向的,似乎是一个绝对秩序、绝对理性的终极形态。
“它在……向我们展示它的‘道’?”一位研究员喃喃道,脸色有些发白。
就在这时,那光影结构再次波动,第二段信息传来。这一次,不再是知识,而是一段……质询。
信息直接指向了“信使二号”核心所代表的、青霖星文明的根基——那包容了混沌、情感、不确定性的“可能性之道”。
它以无可辩驳的逻辑链条,开始“解构”这种道:
“情感:非必要变量,引入不可控扰动,降低决策效率。”
“艺术:信息冗余载体,无助于生存与效率提升。”
“个体意志差异:导致内耗与资源分配次优化。”
“混沌与不确定性:是需被修正的系统误差,而非值得拥抱的特性。”
“疑问:汝等文明形态,存在大量逻辑悖论。为何选择如此‘低效’之路?”
这质询,如同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青霖星文明引以为傲的核心理念。它不是恶意的攻击,而是基于它自身绝对理性的逻辑框架,发出的纯粹困惑。这种困惑,比单纯的敌意更让人难以招架。
观星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种来自不同存在层面的、理念上的巨大冲击。
墨兰下意识地看向洛川。
洛川闭着双眼,眉头微蹙。他并未沉浸在对方那精妙却冰冷的逻辑中,而是全力运转着他的天赋,去“感受”那信息流背后所蕴含的……“意”。
他“听”到了。
那不是傲慢,不是蔑视。
那是一种……基于绝对孤独的、对“同类”的探寻,以及探寻后发现对方竟如此“不同”而产生的、极致的困惑与一丝……难以察觉的失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