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刺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了南京城。吴王朱橚在闹市遭遇死士刺杀,这无疑是在打洪武皇帝的脸。朱元璋闻讯震怒,勒令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彻查,但结果可想而知,除了那几具查不出具体来历的刺客尸体,一无所获。
朱橚配合着做完笔录,表现出恰到好处的后怕与愤怒,回到王府后却立刻恢复了冷静。遇刺并未让他恐惧,反而像一剂强心针,印证了他的调查触碰到了对方的核心利益,也让他更加迫切地需要拿到苏州送来的东西。
次日深夜,那个来自苏州、沾满泥土气息的小陶罐,终于被层层传递,送到了朱橚的密室。
油灯下,朱橚小心翼翼地打开陶罐。里面是几页泛黄发脆、字迹潦草的纸张,以及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
他先展开那几页纸。上面记录着一些零散的医案,笔迹时而工整时而狂乱,显示出记录者复杂的心境。大多是一些常见病症的治疗心得,但在几处不起眼的角落,却提到了几种特殊的草药配伍,并标注了“慎用”、“剧毒”、“微量即可致幻泄泻”等字样。其中一页的背面,用一种近乎涂鸦的方式,反复勾勒着一种叶片呈锯齿状的植物图形,旁边写着一个地名——“蕲州五指山北麓阴谷”。
蕲州!湖广蕲州!这正是枯肠草的主要产地之一!
朱橚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他强压激动,又打开那个油纸包。里面是几片已经彻底干枯发黑、几乎一碰就碎的植物叶片和一小段根茎。尽管形态大变,但朱橚凭借现代植物学和解剖学的知识,仔细辨认其叶脉纹理和根茎结构后,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枯肠草(Hookworm Agrimony)的干燥样本!
游医不仅知道枯肠草,甚至保留了样本,并记录了其产地!他为何如此?是出于医者的研究本能,还是……他也曾怀疑过吕家妾室那场“急症”的真相?
朱橚的目光再次落回那几页医案,他注意到,在记录某种“安神汤”的方子旁,有一行极小极淡的、仿佛无意中划下的墨点,形状奇特,不像汉字,倒像是一种简易的符号。
这是……密码?还是某种标记?
就在他全神贯注试图解读这些符号时,密室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压低声音的争吵。
“王爷正在歇息,任何人不得打扰!”是王府总管的声音。
“放肆!王府西南角走水了!火势不明,必须立刻禀报王爷定夺!”一个尖利的、带着明显宦官腔调的声音响起,透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走水?朱橚心神一凛,猛地将陶罐内的东西迅速收回,藏入暗格。他整理了一下表情,推开密室门走了出去。
只见王府总管正拦着一名面生的青衣小太监,那小太监一脸焦急,指着西南方向。
“怎么回事?”朱橚沉声问道。
“王爷!”小太监扑通跪下,“西南角马厩旁的草料房不知何故起火,风势颇大,恐殃及马厩和邻近房舍!”
朱橚眉头紧锁。马厩?草料房?那里远离主宅,怎会无故起火?他心中警铃大作,这时间点太过巧合!
“王爷,您看……”总管看向朱橚。
“立刻组织所有家丁仆役救火!打开所有水龙,优先保护马厩和主宅方向,隔绝火势!”朱橚立刻下令,语气果断,“调一队侍卫,加强王府各门禁守卫,尤其是书房和寝殿周围,任何人不得随意靠近!”
他怀疑这是调虎离山之计!真正的目标,可能是他刚刚到手的东西,或者他本人!
王府立刻忙碌起来,锣声四起,人声鼎沸,家丁们提着水桶、推着水龙车纷纷涌向西南角。火光在那个方向隐隐映红了夜空。
朱橚在几名贴身侍卫的护卫下,站在庭院中,冷静地观察着火势和混乱的人群。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每一个奔跑的人影。
果然,他注意到有两个穿着王府仆役服装、但动作明显比常人矫健灵活的身影,并未奔向火场,而是借着人群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朝着书房的方向迂回靠近!
“拿下那两人!”朱橚毫不犹豫,手指向那两道鬼鬼祟祟的身影,厉声喝道。
他身边的侍卫都是百战精锐,闻令立刻如猛虎般扑出!
那两人见行迹暴露,毫不恋战,转身就跑,速度极快,显然身手不凡。其中一人反手掷出几枚飞镖,试图阻拦追兵。
“留活口!”朱橚大喝。
侍卫们格挡开飞镖,紧追不舍。整个王府因这突如其来的追逐和打斗变得更加混乱。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火场和追逐战吸引时,一道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黑影,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滑入了朱橚刚刚离开的密室所在院落。
鸮二如同鬼魅般从另一侧阴影中闪现,短刃直刺那道黑影的后心!
那黑影反应极快,侧身躲过致命一击,反手一抖,一条细长的鞭状武器带着破空声抽向鸮二!两人瞬间缠斗在一起,动作快得只剩下一片模糊的黑影和金铁交击的细微声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