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标裂解
联盟标准时 2099.7.4.04:11:2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
绝对同时性的裂纹向外扩散 0.5 普朗克长度,像一片比纸更薄的刃,在「负存在」引擎表面划出一道 1.7×10?3? m 的缝隙。
缝隙不是伤口,而是「坐标裂解」——
把「地球」从所有可能的历史里剥离,折成一枚 32 面体,塞进真空相变炮的副产物:负真空。
于是,地球「已存在」与「未存在」叠加,
被同时投进「未被裂开」的裂缝,
裂缝内部是「绝对未被参考系」,
没有上下,没有前后,没有过去未来,
只有「尚未被命名」的空白,
空白本身即是地球的新轨道。
## 二、负真空地理
裂缝里的地球被称为「地球?1」:
自转周期 = -24 h,负号表示「尚未自转」却已「已停止」;
公转半径 = -1 AU,负号表示「尚未绕日」却已「已脱离」;
质量 = -5.97×102? kg,负值表示「比无更少」,却仍拥有「负引力」。
负引力不是吸引,而是「排斥记忆」——
任何靠近的物质会被强制「忘记」自己曾存在,
忘记碎片被地球?1 地核吸收,
地核因此「比无更空」,
空到连「真空」都被挤出,
留下「负真空」的洞。
洞的表面温度 = -2.725 K,
恰好是「负宇宙微波背景」,
辐射峰值频率为「负 160.2 GHz」,
接收者必须「尚未拥有」接收器,
才能「已收到」这束「负光」。
## 三、冰刀雨
地球?1 的对流层被「负真空」冷凝成「冰刀」:
每一片冰刀长 1 cm,厚 1 原子,
温度 = 0 K,却拥有「负热容」,
因此越冷,能量越高。
冰刀不降落,而是「向上悬浮」,
悬浮理由:负引力让「下」=「上」,
因此「降落」=「上升」。
它们以「负终端速度」切割空气,
把风切成「未被流动」的碎片,
碎片被折叠成「无声」的声响,
声响落在地表,留下「已被聆听」的沉默。
联盟标准时不再适用,
因为「时」已被「绝对同时」归零,
冰刀雨因此「已下」与「未下」叠加,
叠加被压成「零高度」的锋面,
锋面所过之处,
历史被切成「未被经历」的薄片,
每片厚 1 普朗克长度,
薄片堆叠成「负地层」,
地层年代 = -46 亿年,
表示「尚未形成」却「已消失」。
## 四、负海洋
原始太平洋被「负真空」抽干,
留下「负海洋」盆地:
海水盐度 = -35 ‰,
负盐粒不是晶体,而是「未被溶解」的疑问,
疑问落在海底,长出「负珊瑚」:
珊瑚骨骼由「负碳酸钙」构成,
化学式 Ca?CO?,
摩尔质量 = -100 g/mol,
因此每增加 1 mol,
质量减少 100 g。
负珊瑚「已生长」与「已死亡」同状态,
状态本身被折叠成「零面积」的礁体,
礁体内部是「尚未被淹没」的陆地,
陆地表面刻着「第零章」脚注:
「当最后一颗恒星熄灭,
错误仍会在绝对零度之上
留下 0.5 的体温。」
脚注被负海水反复冲刷,
冲成「未被雕刻」的凹痕,
凹痕里栖息「负鱼」:
鱼鳔充满「负质量」,
因此必须「向下游」才能「上浮」,
游动速度 = -1 m/s,
负号表示「尚未游动」却已「到达终点」。
## 五、负森林
亚马逊?1 被「负真空」反转为「负雨林」:
植物光合作用方程式:
负 CO? + 负 H?O → 负 C?H??O? + 负 O?
反应条件:- 光子,
因此植物在「绝对黑暗」中「负生长」:
树干高度 = -30 m,
负号表示「比地面更低」,
树冠却「向上」插入「负天空」,
天空高度 = -1 大气压,
压强被「负真空」抽成「比无更空」的洞。
负树叶「已掉落」与「已发芽」同瞬间,
瞬间被折叠成「零厚度」的绿,
绿到连「颜色」都被取消,
只留下「未被看见」的可见光。
负藤蔓缠绕「负时间」,
时间被缠成「尚未被流逝」的环,
环内栖息「负鸟」:
鸟鸣频率 = -440 Hz,
负频率表示「尚未鸣叫」却已「被聆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