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年秋,黄河决口。
鲁西南,曹州府,黄河水奔腾而下,冲毁堤坝,席卷村庄。知县赵德璋站在城墙残骸上,望着眼前一片汪洋。天空阴沉如墨,电闪雷鸣中,他仿佛看见无数冤魂在雨中哭泣。
大人!北门村淹了!师爷吴三跪在泥泞中报告。
赵德璋眉头紧锁:伤亡几何?
全村一百二十七口,仅寻得三十一具尸体,其余......被水冲走了。
雨水顺着赵德璋的花白胡须流下。他想起朝廷文书中的民生多艰四字,此刻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突然,远处水面泛起诡异涟漪,一个浮肿的人头缓缓浮出水面。
捞上来!赵德璋命令道。
当衙役将那人拖上岸时,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那是一具尚有一定人形的浮尸,但皮肤已开始剥落,露出下面发青的皮下组织,腹部却异常鼓胀。
剖开。赵德璋命令道。
衙役犹豫片刻,用刀尖划开尸体的腹部。一股黑水涌出,带着腐烂的气息,却在触及地面的瞬间化作无数细小的蛆虫,四散爬开。
尸毒!赵德璋惊呼,急忙后退。
就在此时,尸体突然痉挛,手指诡异地屈伸,发出咯咯的喉音。衙役们惊恐万状,四散奔逃。赵德璋拔出佩刀,对准尸体头部连砍三刀,那具尸体才停止抽搐,但眼睛依然死死盯着他。
封锁河道!严禁任何人靠近!赵德璋下令,心中却泛起不祥的预感。
夜幕降临,巡河衙役张二狗被派往北门村查看水情。他划着小船,穿过漂浮的家具和杂物,来到村口。月光下,整个村庄宛如鬼域,断壁残垣间漂浮着肿胀的尸体。
忽然,张二狗听见哭声。循声望去,他看见一个小女孩趴在屋顶上,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脸上,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
小妹妹,别怕,我来救你。张二狗伸手去拉。
小女孩转过头,露出一张腐烂的脸,嘴角咧到耳根:官爷,救救我爹娘......
张二狗吓得跌入水中。挣扎中,他感觉有什么东西抓住了脚踝——是那个小女孩!她的指甲深深陷入他的肉里,将他往下拉。张二狗拼命蹬腿,终于挣脱,却看见小女孩的尸体漂在水面上,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
次日清晨,衙役们发现张二狗的尸体被冲回县城。他的脖颈上有两排青紫齿痕,腹部被剖开,内脏不翼而飞。赵德璋面色凝重,知道这场灾难远不止天灾那么简单。
第二章 饥荒骨粥
三个月后,灾情加剧。
朝廷拨下的救济粮早已耗尽,饿殍遍野。赵德璋站在县衙前,望着排队领粥的灾民,他们瘦得皮包骨头,眼窝深陷,如同活死人。
回禀大人,粥棚已无粮可发。师爷吴三面色惨白,官仓已空,再不想办法......
赵德璋握紧拳头:找富户借粮!
富户们早已携家带口逃离,留下这满城灾民......
正当赵德璋一筹莫展之际,衙役呈上一张血书:青天大老爷,救救我们!家中已经三日无粮,孩儿饿得啃食树皮,实在活不下去了!
赵德璋叹息一声,提笔写下开仓放粮四字,却见吴三面露难色:大人,官仓真的没粮了......
放肆!赵德璋拍案而起,朝廷命我牧民,岂能见死不救!
吴三低头退下,嘴角却闪过一丝诡笑。
当夜,赵德璋听到库房传来异响。他带人赶去,只见库门大开,吴三正指挥几名衙役将一袋袋粮食装车。
住手!赵德璋厉声喝道。
吴三慌忙跪下:大人恕罪,实不相瞒,这些粮食是小的从死人身上取来的。
什么?
城东乱葬岗,那些饿死的人,体内尚有未消化的食物。小的们将尸体掘出,熬成骨粥,分发给灾民。
赵德璋脸色铁青:你这是在造孽!
大人明鉴,不这样做,不出十日,全城百姓都要饿死!
第二天,赵德璋巡视城东,果然看到数十名衙役在挖掘坟墓。他强忍恶心,看着他们将尸体投入大锅中熬煮。那粥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却引来了无数饥饿的灾民。
吃吧,吃完就有力气了。吴三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骨粥,送到一位老妇人面前。
老妇人感激涕零,狼吞虎咽地吃完,忽然浑身抽搐,七窍流血而死。周围的人惊恐地看着她,却继续食用剩下的骨粥。
当晚,赵德璋做了一个噩梦。梦中无数饿死鬼围绕着他,伸出枯骨般的手,哀嚎着要吃的。他惊醒后,发现枕边放着一把带血的匕首,还有一张纸条:子时三刻,城隍庙。
第三章 鬼市食人
子时刚过,赵德璋身披斗篷,独自来到城隍庙。月光如水,照在破败的庙宇上,显得格外阴森。
大人果然守信。黑暗中,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赵德璋握紧佩刀:吴师爷,你到底想干什么?
吴三从阴影中走出,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大人可知,这世上有比饿死更可怕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