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个女孩...
无尘法师叹了口气:阿秀,十五年前被献给佛祖的童女,至今未能超生。
献给佛祖?林夏震惊不已。
青崖村有个传统,每逢甲子年,需选一名童女献给佛祖,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尘法师平静地说道,仿佛在讲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阿秀是第三十六个。
林夏感到一阵恶心涌上喉头:这是...邪教?
非也。无尘法师摇头,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只是世人愚昧,误解了佛意。
那刚才那个女孩...
她怨气太重,执念难消,已化为。无尘法师起身,走到佛像前,七月半,雨落时,佛门净地亦非善地。施主若想平安离开,需记住三件事。
何事?
子时不入佛堂,不拜无面佛,不答鬼问。
林夏愕然,这不正是山门口那位守山人说过的话吗?
无尘法师继续敲击木鱼,不再理会林夏。她试探着询问:法师,我可以拍些寺院的照片吗?
随意。无尘法师头也不回。
林夏举起相机,对准佛像。快门按下的瞬间,她感觉有什么东西碰了碰她的肩膀。回头看去,空无一人。但当她再次看向取景器时,惊恐地发现佛像的面部竟变成了血肉模糊的样子,而那血肉之中,似乎嵌着无数张人脸!
更诡异的是,无尘法师似乎并未察觉异常,依旧专注地敲着木鱼。
夜幕降临,雨势渐大。林夏借宿在村中一座废弃的宅院里。夜深人静,她被一阵诵经声惊醒。循声而去,发现村中广场上聚集了数十人,手持蜡烛,在一位老者带领下诵读经文。
七月半,雨落莲,佛前灯,照冤魂...
熟悉的咒语在雨夜中回荡。林夏躲在暗处,惊讶地发现村民们的脸在烛光映照下,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青白色,眼神呆滞,动作僵硬如同木偶。
更令她恐惧的是,诵经结束后,村民们开始向无相寺方向跪拜,口中念念有词:请佛爷开恩,保佑村子平安...
他们在干什么?林夏问身旁的守山人。
七月半法会,迎接佛爷归位。守山人面无表情地回答。
什么佛爷?
守山人没有回答,只是指向天空:雨停了。
林夏抬头,果然雨势已停,乌云散去,一轮满月悬挂夜空,清冷的月光洒在无相寺的金顶上,使得寺院显得格外庄严神圣。
然而在林夏眼中,那金顶反射的月光却如同无数张扭曲的人脸。
第三章:百鬼宴
次日清晨,林夏被一阵锣鼓声惊醒。天刚蒙蒙亮,村民们已经忙碌起来,准备一年一度的观音诞辰法会。
这是我们村的百年传统,极为隆重。守山人出现在林夏门前,姑娘既然来了,不妨一同参与。
林夏强压心中不安,跟随守山人来到村中央的广场。广场上已搭建起一座临时戏台,村民们正在布置各种祭品。
那些是什么?林夏指向角落里堆积的纸扎物品。
纸人、纸马、纸房子,给鬼魂用的。守山人解释道,七月半,阴阳两界相通,我们要好好招待那些无家可归的游魂。
正说着,一位老妇人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走来:姑娘,吃了这碗面,保你平安。
林夏犹豫片刻,婉拒了:谢谢,我不饿。
老妇人神色一变,转身离去,嘴里念叨着:不识好歹,佛爷不会保佑你的...
守山人见状,低声道:姑娘得罪了。在我们村,七月半不食他人食物,是对佛爷的大不敬。
林夏心中一凛,想起昨晚看到的诡异场景,决定谨慎行事。
法会在正午时分正式开始。村长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宣读祭文,祈求佛爷保佑村子平安。随后,村民们抬着佛像巡游全村,每到一处,村民便焚香叩拜。
林夏借机拍摄了许多照片,然而冲洗后发现,大部分照片都出现了异常:佛像的眼睛似乎在照片中移动,村民们的影子呈现出不自然的扭曲,有些照片上甚至能看到半透明的人形站在村民身后。
最诡异的是一张全景照片,照片中本该空无一物的屋顶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人影,它们面无表情,直勾勾地盯着下方的游行队伍。
傍晚,法会进入高潮。村民们在广场上摆起了长桌,摆满了各种美食。无尘法师主持了开宴仪式,念诵经文后,宣布宴会开始。
按照习俗,每位村民都要吃下一块特制的糕点,并喝下一杯米酒。林夏再次婉拒,引起了一些村民的不满。
佛爷会怪罪的。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说。
无尘法师见状,亲自走到林夏面前:女施主若不愿参与,也无妨。只是今晚是七月半,百鬼夜行,若不入席,恐有危险。
林夏正欲回答,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她勉强支撑着身体,看到村民们已经开始吃喝,神情变得恍惚。几分钟后,原本安静的广场变得热闹非凡,村民们开始唱歌跳舞,举止轻佻,与白天的呆板判若两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