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三年的秋天,一场寒雨过后,青州府东南方向的石匣村里死了人。
死者是里正家的二儿子石福贵,被发现死在自家稻田边的草棚里。尸体仰面朝天,颈部断口整齐如切,头颅却不见踪影。更诡异的是,尸体周围的土地上布满了细小的抓痕,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地上爬行过。
石匣村是个只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四面环山,平日里安静得很。这等离奇命案,自然惊动了官府。青州府派出仵作验尸,县衙派了捕快赵铁柱前来查案。赵铁柱是个老练的公人,见过不少命案,却从未遇过如此诡异之事。
头颅不见了,周围也没有拖拽痕迹。赵铁柱蹲在尸体旁,眉头紧锁,若是野兽叼走,地上必有血迹和毛发。但这里只有这些细小的抓痕。
里正石德海颤声道:赵捕头,老朽该交代了。半月前,村里来了个云游道士,说是能驱邪避疫。那日他在祠堂前摆下法阵,说要收服飞头蛮。自那之后,村里接连有人失踪,已有七户人家的青壮年莫名死亡,死状皆是身首分离。
飞头蛮?赵铁柱皱眉。
石德海压低声音:那是山里的妖怪,头能离体飞行,专在夜间害人。五十年前,我们这里也闹过一次,死了好多人,后来请了道长做法,才暂时平息。
赵铁柱半信半疑,但眼前景象确实蹊跷。他决定在村中走访,寻找线索。
村中气氛凝重,家家闭户,门前撒着糯米与符纸。偶有村民相逢,也是面如土色,低声咒骂着飞头蛮。
在一处院落前,赵铁柱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门前烧纸钱。
老人家,听说村里出了怪事,能与我讲讲吗?
老者叹气:造孽啊!都是那飞头蛮作祟。五十年前,先祖得罪了山神,如今风水轮转,灾祸又至。
这飞头蛮究竟是何物?
头生双目,无身无足,夜行千里,以人颈血为食。老者眼中满是恐惧,它们能在空中飞行,也能钻入地底。被它们盯上的人,不出三日必死无疑。
赵铁柱暗自思忖:这老者所言,与那道士描述的颇为相似。难道真有什么妖邪作祟?
夜幕降临,赵铁柱在村中巡查。月光如水,洒在青石板路上,泛着惨白的光。忽然,一阵阴风刮过,远处传来似哭似笑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
赵铁柱握紧佩刀,循声而去。在一处荒废的祠堂前,他看到一个白衣女子背对着他,长发披散,肩膀以上空空如也。一阵冷风掠过,那女子缓缓转身,赵铁柱惊恐地发现——她根本没有头!
赵铁柱失声叫道,拔腿就跑。
那无头女鬼发出尖锐的笑声,从祠堂中飘出数个无头身影,齐声嘶吼:还我头来!还我头来!
赵铁柱慌不择路,跌入一条沟渠中。等他爬起来时,那些鬼影已不见踪迹。
回到住处,赵铁柱心有余悸。他翻开随身携带的《青州异闻录》,查找飞头蛮的记载。书中写道:飞头蛮者,头与身离,夜行昼伏,以人颈血为食。闻之,头落地则死,落地生根,生如常人;头不落,则身死而头游。
赵铁柱合上书卷,陷入沉思。若依此说,飞头蛮的头颅离开身体后,必须落地生根,否则连头也会死去。那么石匣村的怪病,究竟是飞头蛮作祟,还是有人借妖邪之名行凶?
第二章 道士作法
次日清晨,赵铁柱拜访了那位驱邪的道士。道观位于村后的半山腰,环境幽静,竹林环绕。
道观内,一位身着灰袍的中年道士正在打坐。见赵铁柱进来,道士睁开眼睛,目光如电。
官爷来意,贫道已知。道士名叫玄明,语气平静。
你怎知我来意?
玄明微微一笑:贫道昨夜占卜,知有贵人来访。石匣村之事,非同小可。
赵铁柱将昨夜所见告知玄明。玄明听完,面色凝重:官爷所见,乃是飞头蛮无疑。此物最喜在月圆之夜出没,以人颈血为食。被盯上的人,魂魄会被吸走,只剩躯壳。
可有办法降服?
玄明摇头:飞头蛮乃山中怨气所化,非人力可抗。唯有找到其根源,方能化解。
根源?
五十年前,曾有一支商队途经此地,被山匪劫杀。商队首领精通巫蛊之术,临死前下了诅咒,要让此地永世不得安宁。玄明叹气,那诅咒便是飞头蛮的由来。
赵铁柱若有所思:所以每隔五十年,就会有人死去?
正是。玄明点头,上一次飞头蛮作祟,正是五十年前。那次死了十八人,最后是一位姓李的道长以自身精血为引,才勉强镇压住怨气。如今五十年过去,封印已解,飞头蛮再度现世。
那位李道长呢?
镇压怨气后,李道长也力竭而亡,葬于后山。玄明指向远处的青山,他的墓就在那里,墓碑上刻着驱魔李真人之墓
赵铁柱决定前往祭拜。山路崎岖,荆棘丛生。李真人的墓前,香火早已断绝,只有几株野草在风中摇曳。墓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只能依稀辨认出字和二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