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远问道:道长,您看出什么端倪了吗?
白眉道长指着尸魔留下的黑水:这水中含有大量怨气,是极阴之物。尸魔们似乎在聚集力量,准备做一件大事。
何事?
不知道。但可以肯定,此事与二十年前的那场屠杀有关。白眉道长沉声道,我需要回观中查阅古籍,寻找克制之法。
陈明远点头:有劳道长。我会派人保护汪家大院,防止尸魔逃脱。
送走白眉道长后,陈明远站在庭院中,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这起案件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背后牵涉的不仅是当前的命案,还有两百年前的一段历史恩怨。
他暗下决心,不仅要破案,更要查明真相,给死去的冤魂一个交代。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更大的危险正在逼近,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对决即将展开...
第三章:血祭之谜
清晨,雨停了。陈明远站在县衙后花园中,望着远处的西湖。一夜未眠,他的双眼布满血丝,但思绪却异常清晰。
昨夜尸魔的出现证实了他的猜测: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邪术仪式。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仪式与两百年前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人,白眉道长到了。侍卫在身后轻声禀报。
陈明远转身,看到白眉道长一身道袍,手持拂尘,面色凝重。
道长,可有收获?陈明远急切地问道。
白眉道长摇头: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贫道查阅了栖霞观收藏的明代典籍,发现这种尸魔仪式与一个名为血祭大阵的邪术有关。
血祭大阵?
是的。这是一种古老的邪术,需要以大量活人鲜血和怨气为引,召唤某种强大的存在。白眉道长解释道,据典籍记载,此阵曾在明末清初时期活跃,与抗清活动有关。
陈明远思索片刻:你是说,这尸魔案件与当年的抗清义军有关?
很可能。典籍中提到,血祭大阵需要以特定地点为基,而钱塘县那片土地,正是当年抗清义军的埋骨之地。白眉道长沉声道,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邪术一旦完全启动,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后果?
据典籍记载,血祭大阵一旦完成,可召唤出远古凶兽尸魔王,其力量足以毁灭城池,生灵涂炭。
陈明远感到一阵寒意袭来:道长可有破解之法?
有,但需要找到阵眼,破坏仪式。白眉道长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图,这是钱塘县地形图,根据典籍记载和昨夜尸魔出现的位置,贫道推测阵眼应在西湖西侧的栖霞山上。
为何是栖霞山?
因为那里曾是明代一位高僧的道场,名为云栖寺。传说这位高僧精通佛法,也懂得一些道术,曾在此地设下结界,镇压邪祟。白眉道长指着地图上的一处标记,若贫道推测不错,施术者正在破坏这座古寺的结界,以完成血祭大阵
陈明远点头: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出发。
栖霞山位于西湖以西,是杭州着名的风景胜地。山上有座云栖寺,始建于明代,已有数百年历史。然而近年来,寺中香火渐少,僧人也陆续离开,如今已是一片荒凉。
三人沿着山路前行,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山中鸟语花香,与昨晚的阴森恐怖形成鲜明对比。
奇怪,为何此处毫无阴气?白眉道长皱眉道,按理说,若施术者在破坏结界,此处应聚集大量怨气才对。
陈明远也感觉不对劲:道长的意思是...
有人设下了障眼法。白眉道长神色凝重,我们被引到错误的地方了。
就在此时,山下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衙役飞奔而来:大人不好了!汪家大院的尸魔逃脱了,已经袭击了县城北门!
陈明远与白眉道长对视一眼,立即决定返回县城。然而,当他们匆匆赶到山脚下时,却发现一条溪流拦住了去路——昨晚分明没有这条溪流。
大人请看。白眉道长指向水面,幻水阵,施术者故意引我们上山,自己则从另一条路去了真正的地点。
陈明远当机立断:分头行动。周知府带人沿原路返回,我去西侧山路寻找线索。
白眉道长点头:贫道与你同行。
两人沿着西侧山路疾行,不久便来到一处幽深的山谷。谷中雾气缭绕,阴气逼人,与清晨的山林截然不同。
小心,这里阴气过重。白眉道长提醒道。
话音刚落,一声凄厉的嚎叫从前方传来。两人小心翼翼地前进,来到山谷尽头,眼前的景象令他们毛骨悚然——
一座古老的石台矗立在山谷中央,台上摆放着九口大缸,每口缸中都装满了鲜血,缸上贴着奇怪的符咒。九名身穿黑袍的人围成一圈,手持法器,口中念诵着晦涩的咒语。石台四周,跪着数十名百姓,每人脖子上都有一道伤口,鲜血正流入缸中。
而在石台中央,地面上画着一个巨大的八卦图案,图案中心是一个血红色的字。更令人惊恐的是,图案周围躺着几具尸体,正是失踪的衙役和村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