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翻开笔记本,发现里面记载着大量关于当地丧葬习俗的信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七星抬棺的记载——每逢重大祭祀,都需要七位特定身份的抬棺人,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将棺椁抬入指定位置。
李站长,这些抬棺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林深问道。
李站长推了推老花镜:他们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在我们当地,抬棺人不仅要体力过人,还要有的能力。传说只有阴阳眼的人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阴阳眼?
就是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李站长压低声音,尤其是在夜间,或是阴气重的地方。
正当林深想继续询问时,门口传来一阵敲门声。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正是前天晚上追着他们跑的那辆黑色越野车的司机。
李馆长,我找到了一些东西。男子递给李站长一个防水袋,里面装着半块青铜器。
李站长接过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这是从哪个区域找到的?
溶洞东侧,靠近主墓室的位置。男子回答,跟上次发现的青铜匣碎片能拼上。
李站长点点头:把东西放那边吧,注意保密。
等男子离开后,李站长锁好抽屉,对林深说:林先生,既然你对我们的习俗感兴趣,不如跟我去看看我们镇上的古墓群?也许对你的研究会有帮助。
林深欣然同意。两人乘车来到镇子东面的山区,远远就能看见一座座圆锥形的封土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
这些都是明清时期的墓葬。李站长解释道,我们镇上的古墓群历史悠久,最早的可追溯到汉代。
他们沿着山路前行,来到一处隐蔽的山坳。李站长取出一把古朴的铜钥匙,打开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门。
这是古代守墓人的住所,现在已经废弃了。李站长点燃火把,带着林深走进黑暗的通道。
地道两侧墙壁上绘满了壁画,内容多是送葬场景和镇魂仪式。林深借着火光仔细观察,发现壁画中反复出现一个手持铜铃的九人抬棺队伍,与他在山崖下看到的情景惊人地相似。
李站长,这些壁画描绘的是什么仪式?林深问道。
安魂仪式李站长停下脚步,指着壁画中央的一个黑袍人,引路人,负责引导亡魂回归地府。周围的九人是抬棺使,负责运送棺椁。
继续深入,他们来到一个圆形石室。石室中央是一口巨大的石棺,周围摆放着各种青铜器和陶器。李站长打开石棺,里面空无一物,只有一本已经腐朽的古籍。
很奇怪,所有棺材都是空的。李站长皱着眉头说,盗墓贼似乎早就光顾过这里。
林深注意到石室一角有个暗格,里面放着个青铜匣子,与他在车祸现场捡到的那枚扳指形制相似。当他伸手去拿时,突然感到一阵眩晕,手臂上的符文隐隐作痛。
别碰它!李站长厉声喝止,那是要命的东西!
第四章:尸藓之谜
回到文化站,李站长锁好青铜匣,神情凝重地对林深说:林先生,有些事情我必须告诉你实情了。你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个秘密的外乡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他取出一本发黄的县志,翻到记载镇上历史的章节:我们这个小镇,始建于明代,是为了镇压一处而建。相传在明朝末年,有位高僧在此地发现了一处龙脉交汇处,若不加以镇压,将会诞生,为祸人间。
尸仙?林深皱眉。
一种介于死人与活人之间的存在,既不属于阳间,也不归于阴间。李站长解释道,它们不老不死,不食不眠,靠吸食活人阳气为生。
那这与抬棺人有什么关系?
为了镇压尸仙,当地人发明了七星抬棺的仪式。李站长指着县志中的插图,七位抬棺使抬着特制的棺椁,按照北斗七星的轨迹行走,最终将棺椁沉入地下特定的位置,形成七星锁魂阵,将尸仙永远禁锢。
那些抬棺人后来怎么样了?
根据记载,每一位抬棺使都会逐渐变得不正常。李站长叹息道,他们开始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听到奇怪的声音,最终要么疯掉,要么离奇死亡。
林深想起车祸中看到的抬棺人,以及自己手臂上的符文,不禁毛骨悚然:李站长,我的手臂...
那是尸藓的印记。李站长神色凝重,一旦被尸藓侵入体内,就会逐渐成为七星抬棺使的一员。你已经被选中了,林先生。
什么?我只是个游客!
命运弄人啊。李站长摇头,你捡到的那枚青铜扳指,是七星镇魂棺的钥匙之一。它选择了你,就像它曾经选择其他人一样。
窗外,暴雨再次降临。李站长点燃一支蜡烛,继续讲述:七星镇魂棺共有七把钥匙,分别藏在七个不同的地方。每隔六十年,当北斗七星运行到特定位置时,就需要集齐七把钥匙,举行一次完整的七星抬棺仪式。
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林深警惕地问。
李站长苦笑:因为你是被选中的第七位抬棺使。前六位已经找到了他们的归宿,现在轮到你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