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元年秋,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诡异的红光之下。
苏砚策马疾驰在朱雀大街上,玄色官袍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他紧握着缰绳,目光不断扫视着街边紧闭的店铺和空无一人的巷道。这是他担任大理寺少卿以来,第一次遇到如此诡异的局面。
大人,前方就是案发地点了。身后,一名衙役低声禀报。
苏砚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前方那座被红色灯笼照亮的宅院上。那不是别处,正是当朝宰相李林甫的别院。
掌灯!
随着一声令下,大理寺的衙役们举着火把鱼贯而入。院内景象令人毛骨悚然——七具尸体呈北斗七星状排列,每具尸体胸前都钉着一枚铜钱,鲜血从铜钱周围渗出,在青石板上汇聚成诡异图案。
苏砚蹲下身,仔细检查其中一具尸体。死者约莫四十岁上下,面容扭曲,双手紧握成拳,指缝间渗出黑血。最令人惊骇的是,死者的皮肤竟然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剥落,露出下面猩红的肌肉组织。
记录!苏砚声音嘶哑,死者李忠,宰相府管家,死亡时间约亥时三刻。死因初步判断为中毒,但皮肤剥落现象前所未见。
就在此时,一阵阴风拂过,火把剧烈摇曳。苏砚猛地抬头,只见檐角悬挂的青铜铃铛无风自鸣,发出清脆声响。
什么人?苏砚厉声喝道。
暗处走出一名身着素衣的女子,约莫二十岁年纪,面容清丽却苍白如纸。她怀中抱着一个朱漆木盒,看见苏砚等人,竟不慌张,反而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
大人可是为家父而来?女子声音轻柔,却字字如冰。
苏砚眉头紧锁:你是何人?
在下姓裴,名九娘。女子缓缓展开木盒,里面是一盏精致的青铜灯笼,灯罩上绘着七张痛苦扭曲的人脸,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中挣脱出来。
这是......
人皮灯笼。裴九娘平静地说道,七日前,家父裴炎在工部值夜时离奇死亡,尸体如大人所见,皮肤尽褪。临死前,父亲留下遗言,说此案与三十年前的旧事有关,只有这盏灯笼能解开真相。
苏砚正欲询问更多,忽听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抬头望去,只见一队黑甲骑兵正疾驰而来,为首者手持节杖,气势汹汹。
来者何人?苏砚厉声喝问。
大理寺办案,闲杂人等退避!为首者高声宣告,随即露出一张陌生面孔,本官乃御史台监察御史赵晖,奉旨查办此案。苏大人,请交出证物!
苏砚心中一凛。按大唐律例,大理寺与御史台同为中央司法机构,互不统属。赵晖此举,分明是要插手此案。
赵御史,此案已由大理寺接手,按照律法,贵台无权干涉。苏砚沉声道。
赵晖冷笑一声:苏大人好大的官威。你可知道,死者裴炎与二十年前废太子谋反案有关?圣上震怒,特命我等彻查。你若执意阻挠,便是与皇命作对!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裴九娘突然轻笑一声,将灯笼高高举起。霎时间,灯笼内燃起幽蓝火焰,照亮了整个庭院。苏砚惊骇地发现,那些本已死去的尸体竟然开始轻微抽搐!
退后!裴九娘厉声喝道,随即咬破手指,在灯笼上迅速画下一道符咒。
蓝色火焰骤然暴涨,将赵晖等人逼退数步。就在此时,苏砚注意到裴九娘左手腕上佩戴着一只血色玉镯,正发出妖异的红光。
苏大人,此案水深莫测。裴九娘靠近苏砚耳边低语,三十年前,我祖父曾是大唐方士,奉命调查一起离奇命案。如今,诅咒再临,唯有解开七星血祭之谜,方能平息这场灾祸。明日午时,城南慈恩寺,我会在那里等你......
话音未落,裴九娘突然将灯笼抛向空中。蓝色火焰化作一条巨蟒,直扑赵晖等人而去。趁着对方慌乱之际,裴九娘拉着苏砚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苏砚望着裴九娘离去的背影,心中疑窦丛生。他低头看向那盏人皮灯笼,只见灯面上七张人脸似乎在缓缓转动,发出无声的嘲弄。
第二章:慈恩寺谜
次日清晨,苏砚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准备前往慈恩寺。昨夜裴九娘的举动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她是如何让尸体复活的?那盏人皮灯笼又是何物?
少卿大人,御史台的人已经在寺外等着了。一名衙役在门外禀报。
苏砚皱眉,迅速整理官服:备马。
慈恩寺位于长安城南,是玄奘法师存放经书之地,平日香火鼎盛。然而今日,寺门紧闭,门口站着十余名全副武装的黑甲卫士,气氛凝重异常。
苏砚刚到寺门,就见赵晖带着几名御史迎了出来。
苏大人,你来了。赵晖冷笑道,圣上下令,此案由御史台主审,大理寺协办。还请苏大人配合。
苏砚心中冷笑,知道这是皇权施压。他正欲反驳,忽见一名僧人从寺内走出,正是慈恩寺住持玄静大师。
阿弥陀佛。玄静双手合十,两位大人远道而来,贫僧有失远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