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迷途
时值大梁永昌十七年,夏末秋初。
赵客,一个来自南方小城的年轻画师,正迷失在一片茫茫的群山之中。他本欲前往郡城投奔故友,谋求一个绘制壁画的机会,却不想在途中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冲垮了必经的木桥,也冲散了他与同行的商队。待水退之后,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四周皆是陡峭奇崛、云雾缭绕的青色山峦,高耸入云,仿佛连接天际。
已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艰难地穿透浓密的、泛着湿气的山林雾气,给一切都染上了一层诡异的暗紫色。空气潮湿而闷热,弥漫着草木腐烂和泥土的腥气,还夹杂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若有若无的甜腻味道,像是某种不知名的花香,又像是……某种东西在暗处发酵的气息。
赵客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里面只有几卷画稿、一支笔、一块干粮和一小袋碎银。他自幼学习绘画,于山水一道颇有天赋,此刻虽身处险境,心中却仍有一丝庆幸——这从未见过的奇险峰峦,倒是绝佳的写生素材。然而,随着天色渐暗,山中的寒意渐起,雾气越来越浓,几乎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他心中也不免生出恐惧。
他记得商队主人曾告诫过,这一带山脉名为“青嶂山”,山中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常有瘴气弥漫,更有樵夫猎户口中相传的“山鬼”、“木魅”之说,劝诫外人莫入。当时他只当是无稽之谈,如今身临其境,才知传言非虚。
“有人吗?”赵客试探性地喊了一声,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空洞,随即被浓雾吞噬,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他决定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暂避一夜。凭借着画师对地形的敏锐观察力,他注意到不远处似乎有一条被踩踏出来的小径,便摸索着循迹而去。路径异常难行,藤蔓缠绕,荆棘丛生,不时有冰凉的露水滴落在他脸上、颈间,激起一阵寒颤。
不知走了多久,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只有稀疏的星光透过浓雾勉强提供一点微弱的光亮。周围的树木奇形怪状,枝桠虬结,如同张牙舞爪的鬼影。脚下的泥土松软湿滑,好几次他都差点摔倒。一种被窥视的感觉如影随形,仿佛黑暗中有无数双眼睛在默默地注视着他。
就在他几乎要绝望之际,前方的雾气似乎稍微淡了一些,隐约透出一个模糊的轮廓。他心中一喜,加快了脚步,走近一看,竟是一座破败不堪的古庙。庙门早已不知所踪,只剩下两个黑洞洞的门框,如同巨兽张开的嘴。庙内漆黑一片,只有角落里似乎堆放着一些枯枝败叶,隐约有微弱的火星一闪而逝。
“有人家?”赵客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进去看看。至少,这里能遮风挡雨,或许还能找到一丝人烟。
他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一股浓重的霉味和灰尘味扑面而来。庙宇的规模不大,看样子曾经供奉过某位山神或土地,但此刻早已荒废。正中央的供桌早已坍塌,神像更是只剩下了半截模糊的底座,上面爬满了青苔和不知名的菌类。墙壁斑驳脱落,露出里面黑色的砖石。
赵客借着微弱的天光,摸索着走进庙内。他不敢点火,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他靠着一根还算粗壮的柱子坐下,从行囊里摸出那块干硬的麦饼,就着冰冷的露水,艰难地啃着。干粮的味道并不好,但此刻在他口中却如同珍馐。
四周静得出奇,只有他自己的咀嚼声和心跳声。雾气似乎更加浓厚了,将整个破庙包裹得严严实实,仿佛与外界隔绝。那股若有若无的甜腻气味似乎也变浓了,充斥在空气中,让人闻之欲呕。
忽然,一阵阴风吹过,庙内残存的烛火(如果那火星算作烛火的话)似乎闪烁了一下,尽管并没有真正的火焰。赵客打了个寒噤,抬头望向庙宇深处。黑暗中,他似乎看到一些模糊的影子在晃动,又像是眼花看错了。
“错觉,一定是太累了。”他低声安慰自己,裹紧了单薄的衣衫,强迫自己闭上眼睛休息。
然而,疲惫并未带来安稳的睡眠。他似乎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自己被困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到处都是粘稠的、散发着甜腻臭味的液体,耳边充斥着低沉的、如同叹息又如同呜咽的声音,还有无数双冰冷湿滑的手在拉扯他的四肢……
他猛地惊醒,冷汗浃背。发现自己仍然蜷缩在柱子旁,天边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浓雾似乎消散了一些,可以看到庙外模糊的树影。
“还好,只是个梦。”赵客松了口气,但昨夜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和甜腻的气味似乎还残留在空气中,让他心有余悸。
他决定不再停留,天一亮就立刻离开这个鬼地方。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目光扫过这座破败的古庙。就在这时,他的视线落在了供桌残骸旁边的一处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似乎放着一个小小的、用黑布包裹着的东西。
第二章 黑布包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