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一下,整个望仙镇顿时乱作一团。平日里悠闲的生活被彻底打破。男人们愁眉苦脸地翻找家里的存粮,女人们则忙着打包,孩子们被吓得噤若寒蝉。更让大家不安的是,那些官兵并没有撤离,反而占据了镇上的几处关键位置,如客栈、祠堂等地,还派出了巡逻队,禁止镇民随意走动。
那名校尉姓张,人称张校尉,自昨日入驻后,便一直闭门不出,只是在镇口和广场附近布置岗哨,神情戒备,仿佛在提防着什么。他的副手,一个姓李的百户,则显得更加凶悍,带着手下士兵四处呵斥,稍有不顺心便打骂百姓。
沈安父子也被迫交出了小半袋米作为“军粮”。沈伯看着那些士兵将米袋扔上马车,眉头紧锁,对沈安低声道:“安儿,这里面定有古怪。这些官兵盘查得太严了,连镇上的里正想进去找张校尉询问详情都被拦住。而且,你看他们的装备,虽然齐整,但旗帜……似乎有些驳杂,不像是正规官军的制式。”
沈安仔细观察,果然发现那些士兵身上的盔甲虽然看起来像样,但很多都有磨损和修补的痕迹,旗帜上的字样也有些模糊不清,似乎是仓促间凑起来的。更让他心惊的是,他昨夜似乎看到有几个士兵鬼鬼祟祟地潜入了镇子西边的荒山方向,那里正是山神庙的所在。
“爹,会不会……跟那些传言有关?”沈安压低声音。
沈伯摇摇头:“现在还不清楚。但我们必须小心。安儿,记住,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声张,保护好自己。”
就在镇民们人心惶惶之际,张校尉终于有了动静。他派遣李百户带着一队士兵,挨家挨户地搜查“违禁品”,美其名曰是为了防止“奸细”混入,实则借机勒索钱财,搜刮财物。不少镇民家中稍值钱的东西都被搜刮一空,敢稍有怨言者,轻则被殴打,重则被五花大绑地关押起来。
一时间,望仙镇哭喊声、求饶声、士兵的叱骂声响成一片,往日的宁静彻底荡然无存。
沈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无能为力。他试图跟着父亲,希望能帮上一些忙,但沈伯警告他,这种时候,最好什么都不要管,不要惹祸上身。
到了下午,情况变得更加诡异。李百户带着士兵搜查完几户人家后,并没有带走任何人,也没有找到所谓的“违禁品”,反而像是失去了目标,悻悻地回到了张校尉那里。张校尉似乎对此并不在意,只是下令加强戒备。
傍晚时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住在镇子最东边靠近河边的王二家,昨晚失火了,火势很大,等人们发现时,整间屋子已经被烧成了灰烬,而王二和他媳妇、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家四口,竟无一幸免,全部葬身火海!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本就惶恐不安的镇民们更加惊骇。王二一家平日里老实巴交,与人为善,怎么会突然遭此横祸?而且恰在此时,镇上又来了官兵,这不免让人疑窦丛生。
有人怀疑是火灾事故,但王二家的房子是泥坯房,连着几间,火势蔓延得似乎太快了些,而且邻居们反映,昨夜似乎听到王二家中有争吵声和打斗声,但被风声掩盖,没人敢确定。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镇民们壮着胆子想去王二家废墟看看时,却发现李百户带着几个士兵守在那里,不让任何人靠近。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现场需要保护,防止破坏证据”,但眼神中的警惕和闪烁,却让镇民们觉得他们似乎在隐瞒着什么。
夜幕再次降临望仙镇。这一次,黑暗中似乎多了一些看不见的眼睛,空气中弥漫着更加浓重的恐惧。沈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耳边似乎还能听到白天那些哭喊和士兵的呵斥声。他想起王二家惨死的家人,想起那些搜刮财物的官兵,想起西山神庙方向若隐若现的诡异影子……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火灾,更像是一场……屠杀的开端。
而这场屠杀的目标,会不会就是他们这些无辜的镇民?
第二章:染血的井与无声的证人
王二一家四口被烧死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望仙镇激起了巨大的恐慌和猜疑。关于火灾真相的流言蜚语在镇民间悄悄流传,有人说看到李百户的手下在案发前鬼鬼祟祟地在王二家附近出没,有人说听到张校尉和李百户在争吵,似乎是关于某个“东西”的丢失。
但没有人敢公开质疑官兵。在那个时代,质疑官府,尤其是军队,无异于自寻死路。镇民们只能将恐惧和愤怒压在心底,默默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沈安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作为一个仵作学徒,他对死亡有着比常人更敏锐的感知。王二一家的死状,虽然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但他从李百户等人反常的举动中,隐隐觉得事情不对劲。普通的火灾死者,尸体虽然会被烧毁,但姿态和周围的痕迹往往能提供一些线索。但官兵守着现场,不让他靠近,这本身就很可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