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大衍历四十年,深秋。
暮色四合,群山如黛,暮霭像一层薄薄的、带着湿气的灰纱,轻轻笼罩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官道早已消失在身后蜿蜒的山径尽头,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浓密的草木和越来越清晰的虫鸣。赵沐,一个身着青色布袍、背负简单行囊的年轻书生,正有些疲惫地走在通往赵家村的最后一段山路上。
他本是附近州城一家书院的学子,此次出行是为了寻访一位据说隐居在此山中的故友。故友信中描绘的赵家村,是个依山傍水、民风淳朴的所在。然而,此刻呈现在赵沐眼前的,却只有令人心悸的死寂。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挣扎着爬过西边的山头,将天边染成一片诡异的血红色。山风吹过,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腐朽气息,像是久未开启的坟墓与潮湿沼泽混合的味道。山路两旁的树木,枝叶稀疏,形状扭曲,在晚风中发出呜呜咽咽的、如同哭泣般的声响。
更远处,赵家村模糊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几十户人家的屋顶,大多是茅草铺就,此刻却显得格外阴沉,不见一丝炊烟。按理说,这个时辰,正是农家准备晚饭的时候,灶火的烟雾应该是村庄最自然的景象。可这里,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赵沐的心不由自主地沉了下去。他加快了脚步,靴底踩在枯枝败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在这过分安静的环境里显得格外突兀。一种莫名的不安感,如同冰冷的蛇,顺着他的脊背缓缓爬升。
越走近村子,那股腐朽的气味就越发浓重,甚至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赵沐皱紧了眉头,试图用衣袖掩住口鼻,但那气味仿佛能渗透一切,直钻心底。
村口歪歪斜斜地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只能依稀辨认出“赵家村”三个古朴的字样。石碑旁,几棵老槐树虬结苍劲,巨大的树冠投下大片浓重的阴影,将村口笼罩其中。树下,散落着一些破旧的农具和几只翻倒的竹筐,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动过了。
整个村庄,安静得就像一座被遗弃的鬼蜮。
赵沐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迈开脚步,踏入了村子。
第一章:死寂之村
村子里的小路是用黄土和碎石铺成的,坑坑洼洼。路边的房屋多是土坯墙,屋顶铺着茅草,许多屋顶的茅草已经残缺不全,露出黑洞洞的内部。窗户大多紧闭着,糊窗的纸张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发出“扑扑”的声响。偶尔有几扇门虚掩着,露出漆黑的门缝,仿佛窥视的眼睛。
赵沐一边走,一边留意着周围的动静。除了风声和自己的脚步声,听不到任何鸡鸣狗吠,听不到孩童的嬉闹,更听不到大人劳作归来的交谈声。这里,就像是真真切切的“鬼村”。
他尝试着喊了几声:“有人吗?请问有人在吗?”声音在空旷寂静的村子里回荡,显得格外苍白无力,没有任何回应。
越往村子深处走,那股混合着腐朽与血腥的气味就越发浓烈,几乎让人窒息。赵沐甚至看到,路边的一些墙角,似乎有早已干涸发黑的污迹,像是某种不祥的液体流淌过的痕迹。
他的心越来越沉,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感攫住了他。难道故友的信有误?或者,这个村子遭遇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就在这时,他听到前方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在低声啜泣。赵沐心中一动,循着声音走去。
声音来自村子中央的一口老井旁。那是一口用青石砌成的井,井口呈圆形,上面盖着厚重的、布满青苔的石板。石板的边缘,似乎有一些暗红色的印记。
一个瘦小的身影蜷缩在井边,背对着赵沐,肩膀微微耸动,发出压抑的哭声。那是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小女孩,看起来不过七八岁的样子,头发散乱,沾满了草屑和尘土。
“小妹妹,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赵沐放轻了脚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一些。
小女孩的哭声戛然而止,身体猛地一僵。她缓缓地转过头来。
借着微弱的天光,赵沐看清了她的脸。那是一张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小脸,五官倒是清秀,但眼睛里却毫无神采,空洞洞的,仿佛两口深不见底的枯井。她的嘴唇干裂,脸上沾满了污渍,眼神中充满了与年龄不符的恐惧和麻木。
“你……你是谁?”小女孩的声音嘶哑干涩,像是很久没有说过话一样。
“我叫赵沐,是个路过的书生。请问,这里是赵家村吗?村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没有人?”赵沐一边问,一边观察着四周。除了这个小女孩,井边空无一人。
小女孩听到“赵家村”三个字,身体似乎颤抖了一下,眼神中的恐惧更甚。她低下头,不再看赵沐,只是用细若蚊蚋的声音说:“他们都……都走了……”
“走了?去哪里了?”赵沐追问道,“可是我看村里好像……”
“都被……都被‘它’吃了……”小女孩猛地抬起头,空洞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赵沐,嘴角咧开一个诡异的弧度,“‘它’饿了……‘它’要吃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