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大唐贞观二十三年,深秋。巴蜀之地,层峦叠嶂,雾瘴终年不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言非虚。尤其是蜀南,靠近古蜀国故地的边缘地带,更是人迹罕至,林海茂密,潜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与凶险。
青溪村,便坐落在这样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村子不大,百十来户人家,世代以耕种和偶尔的狩猎为生。村后,横亘着一座巍峨而阴森的黑山,当地人称之为“断龙山”。传说,那山中曾有巨龙陨落,巨大的身躯化为山脉,龙血浸染土地,故而寸草不生,毒虫遍地,更有瘴气终日弥漫,鸟兽绝迹。村里的老人常常告诫孩童,入夜后万不可靠近断龙山,否则会听见山中传来令人心悸的呜咽,那是沉睡的龙魂在咆哮。
村里的猎户石猛,是个胆大心细的汉子。这日,他与同伴张二狗冒险深入断龙山外围的密林,希望能猎些野味换些盐巴。然而,两人越往里走,越是觉得不对劲。往日里虽然寂静,却也时有鸟鸣虫嘶,今日却死寂得可怕,连风似乎都停止了流动。空气粘稠而压抑,带着一股淡淡的、难以形容的腐臭。
“石大哥,这地方……太邪门了,咱们还是回去吧?”张二狗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手中的猎弓绷得紧紧的,眼神惊恐地扫视着四周。
石猛皱着眉头,他也是第一次进入这片区域。传闻中断龙山的恐怖让他本能地感到不安,但猎人求生的本能和一丝贪念让他不愿空手而归。“再往前一点,看看有没有什么异样的动静,若是真不对,咱们立刻撤。”
两人小心翼翼地又挪动了半里地,前方出现了一片稍微开阔的林间空地。空地中央,赫然矗立着几块巨大的、形状奇特的青黑色岩石,犬牙交错,仿佛某种古老的祭坛。岩石缝隙间,生长着一些从未见过的、散发着幽幽磷光的苔藓。
就在石猛准备开口说些什么时,一声沉闷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巨响,毫无征兆地传来!“咚——!!!”
声波如同实质,震得两人耳膜嗡嗡作响,脚下的地面都微微颤抖。张二狗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脸色惨白如纸。石猛虽强自镇定,心中却也骇然。这绝非自然之声!
紧接着,更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周围的雾气,原本只是稀薄,此刻却如同受到指引般,疯狂地朝着那几块巨岩汇聚而来。雾气翻涌,变幻出各种扭曲的形态,隐约间,仿佛有无数狰狞的面孔在其中沉浮、哀嚎。
“走!快走!”石猛当机立断,一把拉起瘫软的张二狗,头也不回地向来路狂奔。身后,那诡异的雾气仿佛拥有了生命,追逐着他们,而且,雾气中似乎还夹杂着某种沉重的、拖沓的脚步声……
两人跌跌撞撞,直到跑出很远,那恐怖的雾气和脚步声才渐渐消失,才敢停下来喘息。回望断龙山的方向,只见那里的天空不知何时变得一片漆黑,浓厚的乌云低低地压着山巅,电蛇在云层中若隐若现,仿佛末日降临。
石猛知道,他们可能无意中,触碰到了某个禁忌,唤醒了某个不该被惊扰的存在。而这个存在,将给青溪村,甚至整个巴蜀之地,带来前所未有的浩劫。不祥之兆,已然降临。
第一章:祸起萧墙
石猛和张二狗踉跄着逃回青溪村时,已是黄昏时分。两人衣衫褴褛,惊魂未定,脸上身上还有被树枝划破的血痕。他们的异常很快引起了村民的注意。
“石猛!张二狗!你们这是怎么了?跑得跟兔子似的!”村口晒太阳的王老汉颤巍巍地站起来,眯着眼睛打量他们。
还没等两人开口,村长赵老憨闻讯赶来。赵老憨是个面容黝黑、饱经风霜的老人,一生历经风雨,颇有些威望。他看到两人的样子,心头一紧:“发生什么事了?可是遇到了山里的野兽?”
石猛喘着粗气,将刚才在断龙山深处的遭遇,包括那奇怪的巨响、诡异的雾气和令人心悸的脚步声,断断续续地讲了出来。他刻意隐瞒了那几块形似祭坛的巨岩,只说是遇到了大雾和怪声。
村民们听完,顿时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恐惧和不安。
“断龙山?!那里不是禁地吗?老祖宗说过,进去的人就没活着出来的!”一个妇人尖叫道。
“那雾气……莫不是山神爷发怒了?”
“我就说那地方不能去,石猛你个愣头青!”
赵老憨面色凝重,他虽然没亲眼见过断龙山的恐怖,但也听过不少相关的传说。他沉吟片刻,对众人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眼下最重要的是,看看村里有没有什么异样。大家各自回家,关好门窗,晚上不要随意外出。我去祠堂看看。”
众人闻言,也觉得有理,纷纷散去,各自回家,心中却都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夜幕降临,往日喧闹的村庄变得异常寂静,只有偶尔几声犬吠,更添了几分诡异。
赵老憨独自一人来到村中的祠堂。祠堂里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牌位,香火常年不断。赵老憨点燃三炷香,对着牌位恭敬地拜了三拜,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祖先保佑村子平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